肖六一出院那天是个星期日,阳光明媚。
她眯着眼睛,从团部医院缓慢走出来,像是来到另一个世界。
远远望到同学程大英正在和一帮知青打篮球。
大英好像长高了,身形矫健,篮球场上自由奔跑,如鱼得水般欢跃。
肖六一看得心生羡慕,不得病的生活真美好。
他们的篮球从远处滚落到了肖六一脚旁,程大英高喊:“肖六一,快把球踢过来!”
肖六一看到球很兴奋,用尽全力踢了一脚,谁知那球向前滚了两米多远就不动了。
她这才知道,自己这一病,身上竟剩下丁点力气了。
她顿感自卑。
她曾经是学校的体育多面手,乒乓球、体操、游泳、跳绳、跳皮筋无所不能,常常代表学校外出比赛,是体育老师的爱将,现在竟然连个篮球都踢不动。
一位球员过来捡那个篮球,他以为肖六一是故意这样做的,还给了她一个大大的白眼。
他们哪里知道,肖六一现在的体重只剩下72斤,在被疾病折磨的半个月时间里,她的体重掉了10斤。
而刚刚在一周前,这个弱小女孩经历了绝处逢生,与死神擦肩而过。
她无知的用生命代价来撇清一个并不存在的“资本家小姐”的称谓,来证明自己是和工农兵站在一起。
她不懂得,当她在领到每月五块钱津贴时,就己经成为工农兵这一社会阶层了。
她弱弱的向连队走着,不远处那个倒霉的水龙头映现在她的眼帘,她恨恨地盯了一眼,立刻扭头不想再看,懊恼地想:“还是学校老师说得对,不能喝生水,那几个女生说喝不死人是害人的话。”
她认为在走同工农兵相结合的道路上,应时刻用“接受再教育”来鞭策自己,虽然现在出院了,却没过喝生水这一关,仍有很大差距需要改造自己。
带着自我琢磨出来的这些内疚,肖六一傻傻回到了班里。
她发现椿树班长不见了,迎接她的是副班长,现任的班长,她焦急地询问椿树班长的下落,但没有人告诉她真实情况。
肖六一不甘心,找到看瓜的梅姐打听,得到的消息令她惊掉下巴。
原来椿树班长和那个粗壮的三排长是一对相好,而三排长是有家室的人,二人被农垦双双处理,椿树班长被调到非常偏远的团队去劳动,三排长被退回原农场,棒打鸳鸯散了。
肖六一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这就是母亲说的出门在外不能早早谈恋爱吗?
可是椿树班长是多么好的一个人,肖六一相信她一定是怀着真挚的情感,她为椿树班长感到可惜,为自己失去一位可以信赖的战友感到茫然失措。
新班长叫郑蕴华,18岁,沉稳,老练,她安排刚刚出院的肖六一先休养几天,并传达连队指示,让肖六一承担连队的黑板报工作。
肖六一出院几天后,13连发生了一件轰动整个农垦的大事,三排的一名男知青逃跑了,这是自大漠农垦成立以来的第一例“逃兵事件”,引发农垦管理层的震惊。
13连指导员找到肖六一,态度严肃的交给她一堆稿件,让她抄写在连队的两块大黑板上,叮嘱她把这件事情当做一件政治任务去完成,因为关系到知识青年能否扎根边疆的大问题。
肖六一接过稿件一看,写的内容都是谴责那个逃跑知青的。
休息日,她正在连部外墙的黑板上抄写稿件,感觉连部屋里面有桌椅倒地的声音,还有人喊“别打了!
别打了!”
她赶紧到连部门口去看,只见卫生员正在使劲敲门,门被反锁着,窗户被遮挡,屋里面传出“叮咣”的撕打声和叫骂声。
卫生员敲门不开,就跑到房后喊人,过来两个高个子的男知青,对屋里的人喊话:“如果再不开门,就砸门救人!”
门开了,一个男知青被推了出来,深蓝色的衣服上沾满鞋印,踉踉跄跄的差点摔倒,随即门又被反插上。
只见这个被推出来的男知青头也不回的朝远处的二排宿舍走去,边走边放声大哭,哭声惨烈。
肖六一望着旷野中这个孤独的背影和悲绝的哭声,也不禁潸然泪下。
她不明白,十几岁的初中生,千里迢迢奔赴边疆,离开爹妈没两个月,能犯些什么样的错误,要遭受闭门暴打?
肖六一后来知道,那个挨打的知青名叫何劲,逃跑的知青叫戚军,他们两个是同学关系,都是16岁。
只因有人看到戚军逃跑的前一天,把一背包东西放到了何劲那里保存,大家便认为是何劲帮助戚军脱逃,让连队蒙受耻辱,受到上级通报批评,眼下又找不到戚军,就拿何劲出气,所以才有了肖六一看到的那一幕。
世界上的事总是令人意想不到。
正在上下西处寻拿“逃兵”归队时,那个逃跑的戚军,按耐不住自己的心情,给连长写了一封信,表述自己太想家了,所以不辞而别,现己在某部工作……落款是某部地址。
连长乐得首拍桌子,这真叫做“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八月的新兵还是太嫩、太年轻了。
如能将“逃兵”戚军带回农垦,连长等于将功折罪,所担之责全免。
全连大会上,连长宣读了“逃兵”来信,还绘声绘色讲了个戚军的老爹是如何给儿子走后门安排工作的故事。
知青们义愤群起,纷纷给戚军所在单位写信,坚决要求把“逃兵”退送回农垦。
各排声讨“逃兵”的稿件也源源不断转送到肖六一手里。
时至深秋,肖六一像平时一样往黑板上抄写稿件,过来一个年轻人,在黑板前站住了,肖六一不知道他就是逃跑归队的戚军,而戚军看到满黑板上都是点名谴责自己的文字,惊异而愤懑。
没等戚军说话,连长走出来了,戚军小跑着向连长立正敬礼。
连长不屑地挥挥手,示意让他进屋。
戚军刚一进屋,立即冲过来两人,把他关进了禁闭室。
就此,13连对“逃兵”的声讨达到了高潮。
指导员在全连大会上警示大家说:“知道你们来的这是什么地方吗?
是防修反修前线,打起仗来从前线开小差是要枪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