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来读小说网 >言情> 顶级人物成功大智慧-曾国藩卷
顶级人物成功大智慧-曾国藩卷

顶级人物成功大智慧-曾国藩卷

简介:
曾国藩(1811年11月26日-1872年3月12日),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宗圣曾子七十世孙。中国晚清时期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书法家,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太平天国运动时,曾国藩组建湘军,力挽狂澜,经过多年鏖战后攻灭太平天国。其一生奉行为政以耐烦为第一要义,主张凡事要勤俭廉劳,不可为官自傲。他修身律己,以德求官,礼治为先,以忠谋政,在官场上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曾国藩的崛起,对顶级人物成功大智慧曾国藩卷是佚名精心创作的。顶级人物成功大智慧曾国藩卷 顶级人物成功大智慧曾国藩卷
您要是觉得《顶级人物成功大智慧-曾国藩卷》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微信里的朋友推荐哦!

《顶级人物成功大智慧-曾国藩卷》第1章 志存高远1

    曾国藩以为:“有民胞物与之量,有内圣外王之业。”

    即有为大众谋求幸福的胸襟,有在内精通学养,对外振兴国家,开创伟业的壮

    志。他十分自信地表示:“莫大儒牛终龌龊,万一雉卵变蛟龙”,决心

    按照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正统士大夫的基本人生信条,为维护

    封建的纲常伦理,维护清王朝的统治而大显身手,实现其远大抱负。

    曾国藩一生,大事小事,无不专心为之,求师专,求友专,用情专,做事专,因而总结出“凡事皆贵专”的硬道理。世事无穷,而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想要有所做为,惟用集中所有的精气神,这样才能成功。

    一、匡时救世,抱负远大

    人生由立志开始。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志”是追求人生目标的的决心和信念,它为曾国藩的一生提供了精神动力,其声名事业,皆求一“志”开始。

    曾国藩在二十岁以前,虽然读书为文,但无志向,到二

    十一岁那年,才立志学圣贤,变成了另外的一个人。他号“涤

    生”。这涤生二字,便是在这时候改的。改后他痛下决心道:涤是

    涤去旧染的污秽,正如袁了凡所说的“以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以

    后种种譬如今日生”。他又给自己写了一条座右铭道:

    不为圣贤,便为禽兽;不问收获,只问耕耘。

    曾国藩常说:“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他从少年起,就

    “困知勉行,立志自拔于流浴”苦志学业,到了进京中进士以后,

    与唐镜海、倭艮峰等大儒交往,他的思想更进了一步,此时他要

    穷理达德,做圣贤的功夫,他的事业则在己立立人,己达达人,而

    以匡时救世为事事。

    又说:

    君子之立志也,有民胞物与之址,有内圣外王之业,而

    后不*所生,不愧为天地之完人……若夫一己之屈伸,一

    家之温饱,世俗之荣辱、得失、贵贱、毁誉,君子固不暇忧

    及此也。

    为使志向得以实现,曾国藩以存诚自养。中国圣贤内圣外王

    之道,即大学上格、致、诚、正、修、齐、治、平八个步骤,而

    最基本的则在于诚意、正心,曾国藩以此自励,并以勉励僚属子

    弟。

    曾国藩以儒家思想作为他的立身态度,道光二十年九月十八

    日致诸弟书说:

    吾辈读书,只有两事。一者进德之事,讲求乎诚正修齐

    之道,以图无*所生。一者修业之事,操习乎记诵辞章之术,

    以图自卫其身。

    在这番话中可以看出,曾国藩在功名事业之外,极其重视进

    德修业之事,以为如此方能无*其所生。这还是他在初为翰林时

    的思想。及至晚年,功业已成,身名俱泰,他所时切在念的仍是

    他自己的德行与学问。如同治八年八日日记说:

    日月如流,倏已秋分。学业既一无所成,而德行不修,尤

    悔丛集,自顾竟无剪除改徒之时,忧愧曷已!

    念生平所做事,错谬甚多。久居高位,而德行学问一无

    可取,后世将讥议交加,愧悔无及。

    曾国藩的道德文章,即使不能说是千古以来所罕有,至少在

    清代是第一流的人物。尤其是在道光咸丰以后,世风日下,人心,

    日伦,整个国家社会都有分崩离析之危险的时候,竟然能有曾国

    藩这样一个节行文章俱属卓荦不凡的人出来挽救清政府,转移社

    会风气,实在可说是清政府的福分,曾国藩如此的过份谦抑自咎,

    适足以使人觉得他的成就太不平凡。曾国藩《湘乡昭忠祠记》中

    的一段话,颇可以看出他自己的抱负。文说:

    君子之道,莫大乎以忠诚为天下倡。世之**,上纵于亡等之欲,奸伪相吞,变诈相角,自图其安而予人以至危,

    畏难避害,曾不肯捐丝粟之力以拯天下。得忠诚者起而矫之,

    克己而爱人,去伪而崇拙,躬履诸艰而不责人以同患,浩然

    捐生,如还游之远乡而无所顾悸。由是众人效其所为,亦皆

    以苟活为羞,以避事为耻。呜呼!吾乡数君子所以鼓舞群伦,

    历九载而戡大乱,非拙且诚者之效欤?

    他在这一段文字中所提出的“诚”“拙”二字,正是他自己所

    用来鼓舞人心与转移风气的特性。薛福成所撰《代李伯相拟陈督

    臣忠勋事实疏》中亦曾说到这点,而且特别以强调,说:

    曾国藩自通籍后服官侍从,即与大学士倭仁、前侍郎吴

    廷栋、故太常寺卿唐鉴,故道员何桂珍,讲求先儒

    之书,剖

    析义理,宗旨极为纯正,其清修亮节,已震一时。平时制行

    甚严,而不事表暴于外,立身甚恕,而不务求备于人,故其

    道大而能容,通而不迂,无前人讲学之流弊。继乃不轻立说,

    专务躬行,进德尤猛。其在军在官,动勤以率下,则无间昕

    宵,俭以奉身,则不殊寒素,久为众所共见。其素所自勖而

    勖人者,尤以畏难取巧为深戒,虽祸患在前,谤议在后,亦

    毅然赴之而不顾。与人共事,论功则推以让人,任劳则引为

    己责。盛德所感,始

    而部曲化之,继而同僚谅之,终则各省

    从而慕效之。所以转移风气者在此,所以宏济艰难者亦在此!

    由以上所述可知,曾国藩能在天下动荡之时挺身而出建立

    伟业的原因了。

    成功语录:不为圣贤,便为禽兽;不向收获,只向耕耘。

    二、心忧天下,国之藩篱

    曾国藩认为人人可以为圣贤,能立志,圣坚豪杰,无事不可为。而“恒”,乃为圣之基础,绝大事业,都从此字作出,其有三要素:一为坚持;二为专注;三为渐进。守此三者,必有成功之日。

    道光十八年(1838),曾国藩殿试成

    进士,名列三甲。按清代科举常例,三甲进士多不能入翰林,

    曾国藩为此而感到羞愧。此后他更加努力,跻身于翰林行列,

    更加努力,终于登上了仕途的最高阶梯。这是他按照治人治己

    的观念来要求自己的,即“以澄清天下为己任”。

    很多人到了翰林这个地位,已不必在书本上用太多的功

    夫,只消钻钻门路,顶多做做诗赋日课,便可坐等散馆授官

    了。曾国藩来自农村,秉性淳朴,毫无钻营取巧的习气,在京

    十余年来勤读史书,倒培养出一股“以澄清天下为己任”的志

    气来。

    为此,他将原来的名字子城改为“国藩”,即暗寓“为国

    藩篱”之意。他相信自己终有一天,如同云中展翅翱翔的孤凤

    一样,不鸣则已,一鸣则引来九州的震动;如同生长在深山中

    的巨树一样,有朝一日成为国家大厦的栋梁。

    然君子立志,志在何方?曾国藩以为:“有民胞物与之量,

    有内圣外王之业。”即有为大众谋求幸福的胸襟,有在内精通

    学养,对外振兴国家,开创伟业的壮志。他十分自信地表示:

    “言大儒生终龌龊,万一雉卵变蛟龙。”决心按照儒家“修身、

    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正统士大夫的基本人生信条,实现其

    “匡时救世”的远大抱负。

    曾国藩还认为,要实现“匡时救世”的远大抱负,要达到

    这样一个人生的最终目的,就必须具有为之奋斗献身的精神世

    界。因为,人生的道路是极其艰难困苦、坎坷不平的,尤其是

    处于内忧外患一齐袭来的中国近代社会,要扭转国家的命运,

    实现天下大治的目的,困难会更大,需要个人牺牲的东西会更

    多。从而,他总结历史经验,得出认识,认为古往今来,大抵

    圣贤豪杰,之所以能完成救世的宏愿,都是力排万难,独任艰

    巨才达其目的的。因为,“圣贤之所以为圣,佛家之所以成佛,

    所争皆在大难磨折之日”。他在日记中,更以其具体透彻的例

    子加以说明:

    与子序言圣人之道,亦由学问、阅历渐推渐广,渐习渐

    熟,以至于四达不悖。因戏称日:乡人有终年赌博而破家者,

    语人日:“吾赌则输矣,而赌之道精矣。”从古圣贤未有不由勉

    强以几自然,由阅历悔悟以几成熟者也。程子解《孟子》“苦

    劳饿乏,拂乱动忍”等语日“若要熟也,须从这里过”。亦与

    赌输而道精之义为近。予序笑应之。

    道理说得很明白,要成为一代圣贤,要达其“匡时救世”

    的目的,实现其治国平天下的远大抱负,没有奋斗牺牲、百折

    不挠的精神是不行的。进一步说,如果缺乏坚忍不拔的奋斗牺

    牲精神,即使具有救世的抱负,到头来于国家、社会乃至个人

    和家庭都是无益的,终究成不了一代圣贤,人生的意义也就大

    为淡薄,甚至不复存在了。

    正因为曾国藩具有以上这样一种奋发进取的思想基础,所

    以他平生都以全力为实现这个“匡时救世”的远大抱负和人生

    目的而锐意奋斗。

    曾国藩自道光十八年(1838)成进士,道光二十年

    (1840)授翰林院检

    讨,自从七品以后,开始了他为期十二年

    的京宦生涯。本来,凭他的学识和才能,完全可以在学问上专

    心进取,成为著名的学术大师;但是为适应他那“匡时救世”

    的人生哲学的需要,他没有更进一步向这条与世隔绝、不问政

    治的道路上走下去,也终究不能成为一个十足的学问家,而在

    太平天国农民起义风暴席卷东南各省之际,应命出山。在太平

    天国起义之初,曾国藩对事态的发展估计不足,因而他在咸丰

    二年(1852)丁母忧在籍守制之时,清廷令他帮同湖南巡抚张

    亮基办理本省团练事务,但他当时不打算应命,当即草疏恳请

    在家守制,具呈亮基代奏。誊就未发,接张亮基函,告知太平

    军势如破竹,挺进东南各地,武汉失守,人心惶惶,恳请曾国藩

    迅速来省城共商大计;好友郭嵩焘亦亲至湘乡力劝为保桑梓,

    不必死抱守制成法,应命出山而治事。于是,曾国藩毁弃前

    疏,于咸丰三年(1853)初毅然出山。按照中国传统习俗,父

    母逝世,儿子在外做官必回籍守制一年或数年以尽孝心。然

    而,为什么曾国藩最终还是应命出山,加入

    与农民起义为敌的

    行列呢?这在曾国藩给清廷的奏折中说得很明白:

    今回籍未满四月,遽弃庭闱,出而莅事,不特臣心万分不

    忍,即臣父亦慈爱难离。而以武昌警急,宵旰忧劳之时,又不

    敢不出而分任其责。

    言下之意是,守制之事,从个人的角度来说,确是很重

    要;但国家危难在即,我虽在守丧之时,但为国家利益、为

    “匡时救世”担当应负之责,即使暂时背不孝之名也值得。从

    此以后,曾国藩虽历尽千辛万苦,碰到的困难不计其数,终因

    受救世人生哲学的驱使,忍辱负重,不敢懈怠,为清廷尽心竭

    力。即使是生命攸关的时刻,也在所不辞。如咸丰四年

    (1854)兵败靖港,忧愤投水欲自尽,被章寿麟等救起,随后

    反复掂量,终于鼓足勇气继续与太平军作战。每次遇到危急时

    刻,他都“咬牙”坚持,直至把太平天国等农民起义****

    下去。其坚忍不拔的意志,强硬不折的毅力,均来源于他那维

    护儒家纲常伦理、维护清王朝统治的救世人生哲学观。

    曾国藩出身于正在上升中的中小地主阶级家庭,来自统治

    阶级下层,故其救世人生哲学观是积极向上的,很少颓废思

    想。同时,又由于他非常相信主观意志的作用,认为只要拼命

    去干,就能达到救世的最终目的。他正是凭借这“以澄清天下为己任”的伟大抱负,

    实现了他“为国藩篱”的愿望。

    成功语录:以澄清天下为已任。

    三、大志既定,矢之不渝

    曾国藩说:

    “现在做学问的人,不把有利自己身心的作为要务,总

    是看到一时的风尚就涌了过去。要不了几年,风尚又变

    了,又丢下现在研究的,去研究新的。像汉学、宋学、

    词章、经济,和那些只是一门技艺的东西,都有自己的

    门派,轮流着兴盛衰亡。探究它们的源头,其实都含有

    圣人之道,如果一心想得到天下的赞誉,树立永世不灭

    的名望,那么却恰恰丧失了自己的操守,成为社会的危

    害。”曾国藩警诫后人,不要“一心为这些奔波劳

    禄。”

    他在给家人的信中说:“我近日来读书没什么收

    获,应酬太多了,每天都顾不过来,真是令人讨厌。”

    这些话都反映了他人有定志,不趋时尚,刻苦读书的经

    历。

    正是这种“志守一井,力求及泉”的致学途径,曾

    国藩才成为了学问上的“大家”。

    曾国藩认为,宋代的范仲淹就是一个始终坚信“一

    个人如果不能读书,立大志,即使吃饱喝足,生活舒

    适,也没有多大意义”的好榜样。

    范仲淹的家境十分贫寒,他上不起学,就一个人跑

    到一间僧舍去学习。每天晚上,他用糙米煮一锅稀粥,

    等第二天粥凝成冻后,用刀划成四份,自己每天早晚各

    吃两份。没有菜,他就挖来一些野菜,用盐水腌了就饭

    吃。一天,他的一位同学来看他,见范仲淹生活如此艰

    苦,心里十分感动。回到家后,这位同学把见到的一

    切说给父亲听。他父亲立刻派人给范仲淹送来好酒好

    肉。可是,过了几天,当这位同学再次来看范仲淹时,

    吃惊地发现他父亲送给范仲淹的酒肉还原封未动地放在

    那里。范仲淹说:“我并不是不感激令尊的厚意,只是

    我平时吃稀饭已经成为习惯,并不觉得苦。现在如果贪

    图好吃的,将来怎么能再吃苦呢?”

    这里,好酒好肉显然对范仲淹构成了巨大诱惑,而

    对好酒好肉的需求也是他的本能需求和欲望,但是范仲

    淹的“超我”战胜了自己本能的需求和欲望,没有让他

    们宣泄出来。因此,范仲淹的志向也就没有受到动摇甚

    至改变。

    影响人志向实现的因素可能有许多种,但像曾国藩

    所说的“追风尚”的那种浮躁心理则是其中主要的一

    种。这也是人格的一种缺陷。一般说来,人的志向和理

    想一旦确立,就不要轻易改变,虽然人有时也要根据社

    会的发展和现实需要修正自己的志向和理想,但大方向

    和大目标是不会变的。如果今天给自己定下一个奋斗目

    标,明天又给自己确定另一个理想,朝三暮四,见异思

    迁,或者人云亦云,这样的人最终也不会成什么大气

    候。这样的人虽然立志,但是志不坚。王安石说:“夫

    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

    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

    能至之。”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所以说一个人要想有所作为,就必须立长志,要有完成志向

    的信心和勇气,须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精神,无论遇到任何困难

    都能坚守住自己的志向,那么做起事来你比那些“常立志”的人要容易的多了。

    成功语录:

    凡将相无种,圣贤豪杰亦无种,只要人肯立志,都可以做得到。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