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来读小说网 >言情> 昌平山水記
昌平山水記

昌平山水記

简介:
京師九門,其西北曰德勝門,元之健德門也。洪武元年九月,大將軍徐達改今名。出門八里為土城,元舊也。正統十四年十月己未,也先奉上皇車駕登土城,以通政司左參議王復為右通政,中書舍人趙榮為太常寺少卿,出見上皇於土城,即此地也。
您要是觉得《昌平山水記》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微信里的朋友推荐哦!

《昌平山水記》卷上

    京師九門,其西北曰德勝門,元之健德門也。洪武元年九月,大將軍徐達改今名。

    出門八里為土城,元舊也。正統十四年十月己未,也先奉上皇車駕登土城,以通政司左參議王復為右通政,中書舍人趙榮為太常寺少卿,出見上皇於土城,即此地也。

    又二十里為清河,其水出玉泉山,分流而北,逕此;又東會於沙河,入於白河。元順帝至正二十四年,禿竪帖木兒以兵向闕,駐於清河,索右丞相搠思、監資正院使朴不花二人。帝不得已,執而畀之。其兵乃退。即此地也。有石橋跨其上,永樂中建。宣德五年二月乙未,上奉皇太后謁長陵、獻陵,上躬櫜鞬騎導皇太后輦至清河橋,下騎抉輦,既度橋,上復乘騎。郊甸之民夾道羅拜,皆稱萬歲。

    又十二里有玄福宮,宏治十七年建。俗呼為回龍觀。又十八里為沙河店。店南有水,出昌平州西南五十里龍泉寺,合西山諸泉東流為南沙河,有橋曰安濟。店北有水,出昌平州西南四家莊,逕雙塔村,東流為北沙河,有橋曰朝宗。二橋正統十三年命工部右侍郎王永壽建。二水至店東南竇家莊而合。又東南至通州界入白河。漢書,軍都有濕餘水,東至潞,南入沽,即此水也。店在二水之間,今尚有居民百餘家。先是車駕北征及上陵,多駐沙河。有文皇帝行宮遺址。正統時為水所壞。嘉靖十六年三月丁未,上駐蹕沙河,禮部尚書嚴嵩言此為車駕謁陵之路,南北道里適均,且居庸、白羊近在西北,邊防尤切,宜修復行宫,築城環之,設官戍守,從之。十七年五月,始於沙河店之東建行宮。十九年正月,城之,名曰鞏華。南北徑二里,東西徑二里。門四:南曰拱京,制如午門,北曰展思,東曰鎮遼,西曰威漠。行宮在城之中,先以勳臣若都督守之。二十八年,改副總兵,後改守備。有分守公署奠靖所及營房五百間,今圮,惟行官存

    又二十里為昌平州,州故永安城也。正統中,調長、獻、景三陵衛於中東西三山口及東西二營地方駐劄以護陵寢。及土木之難,明年景泰元年,於昌平縣之東八里築城,徙衛於內,名曰永安。三年,並昌平縣徙焉。今之東西二門及城中大橋,故南門遺蹟也。其後續設陵衛益多,仍於城南復築一城連之,今之南門是也。乃去舊城南面磚石而合為一,周一十里二十四步。州治在舊城內大街西,先為順天府昌平縣,正德元年,南京吏部尚書林瀚言,陵寢所在,歲三大祭欽遣百官陪祀,及帝后忌辰、歲暮正旦竝遣駙馬詣陵,縣小民貧,供億煩苦,請改為州;以密雲、順義、懷柔三縣隸之,助其力役,凡有科派差徭及養馬之類,悉皆優免。從之。未幾復降為縣。八年,縣丞張懷復奏,始定為州,以密雲、順義、懷柔三縣屬焉,仍隸順天府。

    天壽山在州北一十八里。永樂五年七月乙卯,皇后徐氏崩,上命禮部尚書趙羾以明地理者廖均卿等往,擇地得吉於昌平縣東黃土山。及車駕臨視,封其山為天壽山,以七年五月己卯作長陵。十一年正月成,仁孝皇后梓宮自南京至,二月丙寅葬。二十二年七月辛卯,上崩於榆木川,十二月庚申葬。自是列聖因之,皆兆於長陵之左右而同為一域焉。

    自州西門而北六里至陵下,有白石坊一座五架,又北有石橋三空,又二里至大紅門,門三道,東西二角門,門外東西各有碑,刻曰:官員人等至此下馬。入門一里有碑亭,重簷四出陛,中有穹碑,高三丈餘,龍頭龜趺,題曰大明長陵神功聖德碑,仁宗皇帝御製文也。亭外四隅有石柱四,俱刻交龍環之,其東有行宮,今亡。又前可二里為櫺星門,門三道,俗名龍鳳門。門之前有石人十二:四勳臣、四文臣、四武臣。石獸二十四:四馬、四麒麟、四象、四橐駝、四獬豸、四狮子(各二立二蹲,近者立,遠者蹲)。石柱二,刻雲氣,並夾侍神路之旁,迤邐而南,以接乎碑亭。碑文後書洪熙元年四月十七日,小子嗣皇帝某謹述。蓋文成而碑未立。宣德十年四月辛酉,修長陵、獻陵,始置石人、石馬等於御道東西。十月己酉,建長陵神功聖德碑,是時仁孝皇后之葬二十有三年,太宗文皇帝之葬亦十有一年矣。然而始立者,重民力也。櫺星門北一里半為山坡,坡西少南有舊行宮,今存土垣一周。坡北一里有石橋五空,又北二百步有大石橋七空,大石橋東北一里許有新行宮,宮有感思殿,今亡。宮東南有工部廠及內監公署,今並亡。大石橋正北二里有石橋五空,又二里至長陵殿門神道,自嘉靖十五年世宗謁陵,始命以石甃,今稍殘缺。自大紅門以內,蒼松翠柏無慮數十萬株,今翦伐盡矣。

    長陵在天壽山中峰之下,門三道,東西兩角門,門內東神厨五間,西神庫五間,厨前有碑亭一座,南向,內有碑,龍頭龜趺,無宇。重門三道,榜曰祾恩門。東西二小角門,門內有神帛爐東西各一。其上為享殿,榜曰祾恩殿,九間重簷,中四柱飾以金蓮,餘皆髤漆。階三道,中一道為神路,中平外墄,其平刻為龍形,東西二道皆墄。有白石欄三層,東西皆有級,執事所上也。兩廡各十五間,殿後為門三道。又進為白石坊一座,又進為石臺,其上爐一,花瓶、燭臺各二,皆白石。又前為寶城,城下有甬道,內為黃琉璃屏一座,旁有級分東西上,折而南,是為明樓,重簷四出陛,前俯享殿,後接寶城,上有榜曰長陵。中有大碑一,上書曰大明,用篆;下書曰成祖文皇帝之陵,用隸。字大徑尺,以金填之。碑用硃漆欄畫雲氣,碑頭交龍方趺。寶城周圍二里。城之內下有水溝,自殿門左右繚以周垣,屬之寶城,舊有樹,今亡。

    獻陵在天壽山西峰之下,距長陵西少北一里。自北五空橋北三十餘步,分西為獻陵神路,至殿門可二里。有碑亭一座,重簷四出陛,內有碑,龍頭龜跌,無字。亭南有小橋,門三道,榜曰祾恩門。無角門,殿五間,單簷,柱皆硃漆,直椽,階三道,其平刻為雲花,石欄一層,東西有級,兩廡各五間,餘如長陵。殿有後門,為短簷,屬之垣,垣有門。垣後有土山,曰玉案山,故闢神路於殿西。玉案山之右,有小橋,前數步又一小橋,跨溝水,溝水自陵東來過橋下,會於北五空橋。山後橋三道,皆一空。又進為門三道,並如長陵,而高廣殺之。甬道平寶城,小冢半填,榜曰獻陵,碑曰大明仁宗昭皇帝之陵。餘並如長陵。山之前門及殿,山之後門及寶城各為一周垣,舊有樹,今亡。十二陵制,獻陵最樸,景陵次之。洪熙元年五月辛巳,上疾大漸,遺詔有曰:“朕臨御日淺,恩澤未浹於民,不忍重勞,山陵制度務從儉約。”是日上崩,皇太子即皇帝位。及營仁宗皇帝山陵,上諭尚書蹇義、夏原吉等曰:“國家以四海之富,葬其親,豈惜勞費?然古之帝王皆從儉制,孝子思保其親之體魄於久遠者,亦不欲厚葬。秦漢之事足為明鑒。況皇考遺詔,天下所共知。今建山陵,予以為宜遵先志。卿等之意如何?”義等對曰:“聖見高遠,發於孝思,誠萬世之利。”於是命成山侯王通、工部尚書黃福總其事,其制度皆上所規畫也。

    景陵在天壽山東峰之下,距長陵東少北一里半。自北五空橋南數步,分東為景陵神路,至殿門三里。碑亭門廡如獻陵,殿五間,重簷。階三道,其平刻為龍形,殿有後門,不屬垣,殿後門三道,並如獻陵。甬道平寶城,長而狹,榜曰景陵,碑曰大明宣宗章皇帝之陵。周垣如長陵,寶城前有樹十五株,冢上一株。

    裕陵在石門山,距獻陵西三里。自獻陵碑亭前分西為裕陵神路。路有小石橋,碑亭北有橋三道,皆一空,平刻雲花,殿無後門。榜曰裕陵,碑曰大明英宗睿皇帝之陵。餘並如景陵。寶城如獻陵,垣內及冢上樹一百六七十株。

    茂陵在聚寶山,距裕陵西一里。自裕陵碑亭前分西為茂陵神路。路有石橋一空,制如裕陵。榜曰茂陵,碑曰大明憲宗純皇帝之陵。垣內外及冢上樹千餘株。十二陵惟茂陵獨完,他陵或僅存御榻,茂陵則簨虞之屬,猶有存者。

    泰陵在史家山,距茂陵西少北二里。自茂陵碑亭前分西為泰陵神路。路有石橋五空,賢莊、灰嶺二水逕焉。碑亭北有橋三道,皆一空,制如茂陵。榜曰泰陵,碑曰大明孝宗敬皇帝之陵。垣內及冢上樹百餘株。殿上存御座、御案、御榻各一,承麈皆五色花板,多殘缺,而茂陵、泰陵完焉。

    康陵在金嶺山,距泰陵西南二里。自泰陵橋下分西南為康陵神路。山勢至此折而南,故康陵東向,路有石橋五空,錐石口水逕焉,今圮。又前有石橋三空,制如泰陵。榜曰康陵,碑曰大明武宗毅皇帝之陵。明樓為賊所焚,垣內外樹二三百株。

    永陵在十八道嶺,嘉靖十五年改名為陽翠嶺,距長陵東南三里。自七空橋北百餘步分東為永陵神路。長三里,有石橋一空,有碑亭一座如獻陵,而崇鉅過之。碑亭南有石橋三道,皆一空,門三道,門內東神厨五間,西神庫五間,重門三道,東西二小角門,又進復有重門三道,飾以石欄,累級而上,方至中墀。殿七間,兩廡各九間,其平刻左龍右鳳,石欄二層,餘悉如長陵。殿後有門,兩旁有垣,垣各有門,明樓無甬道,東西為白石門,曲折而上,樓之三面皆為城堞。榜曰永陵,碑曰大明世宗肅皇帝之陵。享殿、明樓皆以文石為砌,壯麗精緻,孝、長二陵不及也。寶城前東西垣各為一門,門外為東西長街,而設重垣於外。垣凡三周,皆屬之寶城,其規制特大云。舊有樹今亡。

    昭陵在文峪山,距長陵西南四里。自七空橋北二百許步分西為昭陵神路,長四里。路有石橋五空,德勝口水逕焉。又西有石橋一空,今圮。陵東向,碑亭西有橋三道,皆一空,餘如康陵。榜曰昭陵,碑曰大明穆宗莊皇帝之陵。明樓為賊所焚,樹亡。

    定陵在大峪山,距昭陵北一里。自昭陵五空橋東二百步分北為定陵神路,長三里。路有石橋三空。陵東向,碑亭東有橋三道,皆一空,制如永陵。其不同者門內神厨庫各三間,兩廡各七間,三重門旁各有牆,牆有門,不升降中門之級,殿後有石欄一層,而寶城從左右上。榜曰定陵,碑曰大明神宗顯皇帝之陵。殿廡門為賊所焚,樹亡。

    慶陵在天壽山西峰之右,距獻陵西少北一里。自裕陵神路小石橋下分東北為慶陵神路,長二十餘步。有橋一道,一空,制如獻陵。平刻龍鳳,殿柱飾以金蓮,殿無後門。殿後繚以垣門一道,門北有橋三道,皆一空,其水自殿西下,殿門西又有一小橋,為行者所繇。殿北過橋,有土岡,自東而來,至神路而止,岡後周垣門三道,如獻陵。寶城東西直上,至中復為甬道而入。榜曰慶陵,碑曰大明光宗貞皇帝之陵。殿門前及垣內樹四五百株。

    德陵在檀子峪,距永陵東北一里。自永陵碑亭前分北為德陵神路。陵西南向,碑亭前有橋三道,皆一空,制如景陵。平刻龍鳳,殿柱飾以金蓮,殿無後門。榜曰德陵,碑曰大明熹宗悊皇帝之陵。樹亡,凡殿樓門亭俱黃瓦。

    十一陵皆一帝一后合葬,有繼立為后而祔葬者,有追尊所生為后而祔葬者。仁孝文皇后徐氏葬長陵,誠孝昭皇后張氏葬獻陵,孝恭章皇后孫氏葬景陵,孝莊睿皇后錢氏葬裕陵,孝貞純皇后王氏葬茂陵,孝康敬皇后張氏葬泰陵,孝靜毅皇后夏氏葬康陵,孝潔肅皇后陳氏葬永陵,孝懿莊皇后李氏葬昭陵,孝端顯皇后王氏葬定陵,孝元貞皇后郭氏葬慶陵。孝烈皇后方氏祔葬永陵,孝安皇后陳氏祔葬昭陵,繼后也。孝肅皇后周氏祔葬裕陵,憲宗母也,孝穆皇后紀氏、孝惠皇后邵氏祔葬茂陵,孝宗母、睿宗母也,孝恪皇后杜氏祔葬永陵,穆宗母也,孝定皇后李氏祔葬昭陵,神宗母也,孝靖皇后王氏祔葬定陵,光宗母也,孝和皇后王氏、孝純皇后劉氏祔葬慶陵,熹宗母、大行皇帝母也。而熹廟懿安皇后張氏不知所終,事莫得而詳焉。

    宮人從葬之令,至英宗始除。故長陵有東西二井,東井在德陵東南饅頭山之南,西向,西井在定陵西北,東向。並重門,門三道,殿三間,兩廡各三間,綠瓦周垣。會典言長陵十六妃從葬,位號不具。其曰井者,蓋不隧道而直下,故謂之井爾。或言越絕書有禹井,井者法也,禹葬以法度,不煩人眾,當日命名之意,豈有取於此與!自英宗既止宮人從葬,於是妃墓始名,或在陵山之內,或在他山。其在陵山內者,則自昭陵之左,九龍池上南行二里許為蘇山,有萬貴妃之墓,憲宗妃也,制如二井,東向。又南為銀錢山,有鄭貴妃暨二李、劉、周四妃之墓,神宗妃也,制如二井,南向,今毀。又南為襖兒峪,有四妃、二太子墓,中閻妃、王妃,左馬妃,次左冲哀太子,右楊妃,次右莊敬太子,世宗妃太子也。又南為悼陵,制如二井,東南向,孝潔皇后陳氏,初諡悼靈,葬此。世宗崩,遷永陵,而其封兆尚存,旁有沈、文、盧三妃之葬,至今猶曰悼陵云。有神宮監。

    悼陵之東為鹿馬山,有田貴妃之墓,大行皇帝妃也。大行皇帝御宇之日,未卜山陵,田妃薨,葬此,在悼陵之下,南距西山口一里餘。遣工部左侍郎陳必謙等營建,未畢而都城失守。賊以大行皇帝、大行皇后周氏梓宮至昌平,州之士民率錢募夫葬之田妃墓內,移田妃於右,帝居中,后居左,以田妃之椁為帝椁,斬蓬藋而封之。後乃建碑亭,前後各一座,門三道,殿三間,無陛,兩廡各三間,有周垣,而規制狹小,曾不及東西井之閎深。昔宋之南渡,會稽諸陵皆曰欑宮,實陵而名不以陵。春秋之法,君弒賊不討不書葬,實葬而名未葬。今之言陵者名也,未葬者實也,實未葬而名葬,臣子之義所不敢出也。故從其實而書之也。門外右為司禮監太監王承恩墓,以從死祔焉。

    囗恭讓章皇后胡氏别葬金山,門三道二重,殿五間,兩廡周垣,碑無字。恭仁康定景皇帝、貞惠安和景皇后汪氏別葬金山,門三道三重,殿五間,周垣門內有碑亭一座,碑曰大明恭仁康定景皇帝之陵,世宗、神宗皆嘗謁焉。其妃嬪、太子、諸王、公主之葬西山者,以百數。自沙河而南三十里紅石口入山,陵冢相望,皆在京師西直門外三十餘里之內,以其不隸於昌平,故不載。

    其隸昌平者,則東山口迤東有劉惠妃之墓,英宗妃也。又東八里綿山有蘄獻王、滕懷王之墓,仁宗子也。

    凡陵及妃嬪、太子諸王之葬及上所御殿,其外垣皆塗以紅。

    十二陵各有宰牲亭,在裬恩門之左,西向,廳五間,廂各三間,亭一座,有血池,外有周垣黃瓦。惟長陵止一亭,無廳廂,而長陵門右別有具服殿五間,東向,有周垣,垣南有自石槽五,方而長,名曰雀池,貯水以飲雀。

    十二陵各有祠祭署,在宰牲亭左,各有朝房,在陵下或左或右。

    十二陵各有神宮監,在陵下,或左或右,有重門廳室,內臣居之。永、昭、定、慶四陵多至三百餘間,設內守備太監一人,神宮監掌印太監十二人。

    十二陵各有神馬房,各有果園,其十二榛廠則分置在他縣。

    十二陵各有衛;衛各領左右中前後五千戶所,主率領軍士防護陵寢。其公署皆在州城中。嘉靖二十九年,以四千人立永安營,三千人立鞏華營,無事在州教場操演,有警赴各隘口把截。

    凡祭,清明、中元、冬至以太牢,國初遣太子、親王,其後遣大臣行禮,文武衙門堂上官各一人,屬官各一人,分詣陪祭。忌辰及聖節、正旦、孟冬亦遣官行禮,止用香燭酒果,無帛,不陪祭。嘉靖十五年,改命春以清明,秋以霜降,遣官行禮,各陪祭。中元、冬至遣官行禮,不陪祭。歲凡四大祭、三小祭云。仁、宣、英、武、世、穆、神七宗之朝,車駕親謁山陵,勳戚、文武大臣、百司巵從。

    環山凡十口,自大紅門東三里曰中山口。又東北六里曰東山口,距州東門八里,有樓,南北二座,三層。有松園,方廣數里,皆松檜,無一雜木。嘉靖中,俺答之犯,我兵伏林中,竟不得逞而去,今盡矣。又北而西十里曰老君堂口,距景陵北二里,上有老君堂三間。又西十五里曰賢莊日,距泰陵北五里。又西三里曰灰嶺口,守備一人守之。又西南十二里曰錐石口,距康陵東北二里。三口並有垣,有水門。崇禎九年,昌平之陷,自此入也。又南十二里曰鴈子口,距康陵西北三里。又西南三里曰德勝口,距九龍池四里,有垣有水門。又東南十里曰西山口,距悼陵南二里,有小紅門,距州西門八里。又東二里曰榨子口,距大紅門三里。凡口皆有垣,陵後通黃花城,自老君堂口至黃花城四十里。嘉靖十六年三月壬辰,命塞天壽山東西通黃花鎮路口。

    東山口內一里水中間有小山曰平臺,山圓秀,成祖嘗駐蹕焉。嘉靖十五年,上命作亭於上,名曰聖蹟。十七年四月壬子,上幸平臺山祀成祖文皇帝於亭中。亭形圓,以白石為欄,盤旋數十級而上,御題聖蹟二字,今毀。當口一小山曰影山。

    東山口內北三四里有蟒山。

    中山口北一里有仙人洞,洞在山麓,可容二百許人。洞口向東,從石梯而下,石皆倒垂奇怪,下為平地。洞內西北有一門,皆石槎牙而成,近門上有一大石鐘下懸,長數尺。門之內,少入轉而南,見有石罅如夾道,中深黑不敢入。

    西山口西四里有虎峪山,又三里有大虎峪山。

    德勝口西三里有溝溝巖,有上中下三巖,土人呼為石梯,深險可避兵。其水則一自老君堂來,逕長陵前而西,又東至七空橋。一自灰嶺口,一自賢莊口,合而下泰陵橋。一自錐石口下康陵橋,至泰陵橋南數十步而合,下定陵橋東至七空橋。一自德勝口來,逕昭陵橋東下七空橋,總為一流,出東山口,至鞏華城東北入沙河。而九龍池在昭陵西南,於山崖下鑿石為籠頭,泉出其吻,潴而為池。上有粹澤亭,中一間,旁各三間,門三道東向,繚以周垣,為車駕謁陵事畢臨幸之所。嘉靖十五年,世宗所勅建也。峭壁清流,茂林幽館,今存者惟垣壁而已。

    老君堂東北有長春亭三間,東西廂各三間,以備游憇。

    陵故為康家莊,長陵之東百餘步有土一邱,康老葬焉。康老者,國初以前人也。文皇帝卜斯地而作山陵也,曰:“安死者,人之同情也。”命勿去。

    而東山口內二里景陵果園之旁有古槐一株,其大數十圍,中空,可容十人坐,相傳為燕山竇氏莊,自陵木盡而槐亦伐矣。此皆在陵山以內者也。

    陵西南數十里為京師西山。嘉靖十一年三月,勅:金山、玉泉山、七岡山、紅石山、甕山、香峪山皆山陵龍脉所在,毋得造墳建寺,伐石燒灰。

    州城之內,舊有總督兵部侍郎一人,整飭兵備山西按察司副使若僉事一人,鎮守總兵官一人,標下坐營、左騎營、右騎營、左車營、右車營游擊各一人,天壽山守備一人,戶部郎中若員外若主事一人,各有署。六部、六科、翰林院、光祿寺以陪祀至者,各有館,而翰林館在唐劉諫議祠之後。諫議名蕡,字去華,昌平人。太和二年,舉賢良方正,對策指斥宦官,遂不第。令狐楚在興元,牛僧孺在襄陽,皆辟為從事,待如師友,授秘書郎,為宦官所嫉,誣以罪,貶柳州司戶參軍,卒。昭宗時,贈右諫議大夫。元時以昌平驛官宮祺奏請,始為之立祠。元史,泰定二年,置諫議書院於昌平縣,祀唐劉蕡者,此也。祠本在舊縣,縣徙祠亦徙焉,在大成門之西。程敏政詩云:“新祠門對頖池灣。”先年翰林諸公宿此者,無不追往悼今,寄情篇什。今鞠為蔬圃矣。有香帛亭在州治西,每祭設黃幄奉安祝版御香於此,太常寺館焉。

    州西八里為昌平舊縣,縣名始見於漢,齊悼惠王子邱以昌平侯立為膠西王。光武時,寇恂至昌平,襲殺邯鄲使者,奪其軍。耿弇走昌平,就其父況。盧芳入朝,南及昌平。魏文帝拜田豫為烏桓校尉,持節并護鮮卑屯昌平。至魏書云,軍都縣有昌平城,則已廢,不為縣矣。章懷太子注,漢故城在今幽州昌平縣東南。其曰今縣者,唐縣,今所謂舊縣也。東魏天平中復置此縣。隋書云,昌平縣有關官,有長城。唐書,武德初徒突地稽部落於幽州之昌平城。胡三省通鑑注,城在軍都關南。武后垂拱三年,骨咄祿寇昌平,即此地。元史木華黎傅言,師還獵於昌平,也速傅言孛羅帖木兒前鋒度居庸關至昌平,亦在此。景泰三年,徙永安城。今居民不滿百家,而唐狄梁公祠香火特盛。歲四月朔,賽會,二三百里內人至者肩摩踵接。考之唐書,突厥陷趙、定縱掠而歸,公為行軍副元帥,獨以兵追之不及,又為河北道安撫大使,意其嘗至此也。有碑一,元大德四年集賢學士宋渤撰文。

    又西十里為龍虎臺,地勢高平如臺,廣二里,袤三里。元史擴廓帖木兒傅,遣部將白鎖住以萬騎衛京師,駐於龍虎臺,與孛羅帖木兒戰,是也。元時車駕巡幸上都,往來皆駐蹕其上。成祖,宣、英二宗北征,亦駐蹕於此。永樂八年二月己酉,車駕次龍虎臺,遣行在太常寺少卿朱焯祭居庸山川。二十年九月丁巳,車駕次龍虎臺,饗隨駕將校。二十一年十二月辛巳,車駕次龍虎臺,賜文武大臣及忠勇王金忠宴。宣德五年十月丁丑,車駕次龍虎臺,召英國公張輔等至幄中,問郊外民事,賜酒饌。

    又西六里為居庸關南口,有城,南北二門,魏書謂之下口。常景傅:都督元譚據居庸下口。北齊書謂之夏口,文宣紀,天保六年,築長城自幽州北夏口至恒州九百餘里,是也。元史謂之南口。自南口以上,兩山壁立,中通一軌,凡四十里,始得平地,而其旁皆重嶺疊嶂,蔽虧天日。水經注所謂山岫層深,側道褊峽,曉禽暮獸,寒鳴相和,羈官游子,聆之者莫不傷思者也。淮南子云,天下九塞,居庸其一。而金史言中都之有居庸,猶秦之崤函,蜀之劒門。山自太行山迤北至此數百里不絕。自麓至脊,皆陡峻不可登,中間為徑者八,名之曰陘,居庸其第八陘也。設關於此,不知始於何代。而後漢書,建武十五年徙雁門、代、上谷三郡民置常山居庸關以東。元初五年,鮮卑入上谷,攻居庸關,則自漢有之矣。亦謂之西關。三國志,田疇乃上西關,出塞傍北山直趨朔方,是也。亦謂之軍都關。魏書,杜洛周反於燕州,敕都督元譚西至軍都關,北從盧龍塞,據此二險,以杜賊出入之路,是也。亦謂之納款關。唐書,幽州昌平縣西北三十五里有納款關,即居庸故關。通典,古居庸關在昌平縣西北,齊改為納款,是也。其南北口之戍,則自元始。北口千戶所屬上都路龍慶州,南口千戶所屬大都路昌平縣。史言睿宗於居庸關立南北口屯軍,徼巡盜賊,各設千戶所。至大四年,樞密院奏居庸關古道四十有三,軍吏防守之處僅十有三,舊置千戶,位輕責重,於是改千戶所為萬戶府,分欽察、唐兀、貴赤、西域、左右、阿速諸衛軍三千人,並南北口、大和嶺舊隘漢軍六百九十三人屯駐,東西四十三處,立十千戶所,置隆鎮上萬戶府以統之。皇慶元年,始改為隆鎮衛親軍都指揮使司。延祐二年,又以哈兒魯軍千戶所隸焉。故此關自古稱為絕險。然遼之亡也,天祚以勁兵守居庸,及金兵臨關,厓石自崩,戍卒壓死,不戰而潰。金之亡也,冶鐵錮重門,布鹿角蒺藜百餘里,守以精銳,元太祖問計於札八兒,對曰:“從此而北,黑樹林中有間道,騎行可一人,臣嘗過之,若勒兵銜枚以出,終夕可至。”太祖乃令札八兒輕騎前導,自暮入谷,黎明諸軍已在平地,疾趨南口,金鼓之聲若自天下,金人遂潰。其後元有天下,不及百年,而王禪兵入之,禿堅帖木兒兵入之,孛羅帖木兒兵入之。頃者李自成之犯闕也,下宣府,歷懷來,入居庸,薄都下,曾無藩籬之限。地非不險,城非不高,兵非不多,糧非不足也;國法不行而人心去也。自南口而上,兩山之間,一水流焉,而道出其上。十五里為關城,跨水築之。有南北二門,以參將一人、通判一人、掌印指揮一人守之。又設巡關御史一人,往來居庸、紫荊二關按視焉。有水門,宣德三年八月,命行在工部侍郎許廓修居庸關城及水門者也。城之中有過街塔,臨南北大路,累石為臺如譙樓,而窽其下以通車馬。上有寺名曰泰安,正統十二年賜名。下窽處刻佛像及經,有漢字,有番字。元史,泰定三年五月,遣指揮使兀都蠻鐫西番咒語於居庸關厓石,今其刻甚多,非一時筆。而元葛邏祿迺賢詩序言,關北五里有敕建永明寶相寺,宮殿甚壯麗,三塔跨於通衢,車騎皆過其下者,今亡其二矣。又八里為上關,有小城,南北二門。又七里有彈琴峽,水流石罅,聲如彈琴,上有佛閣。又七里為青龍橋,道東有小堡。又三里至八達嶺,有城,南北二門,元人所謂北口者是也,以守備一人守之。口外地稍平衍,五里至岔道,乃有二路。一自懷來衛、保安州,歷榆河、土木、鷄鳴三驛至宣府,為西路。一至延慶州、永寧衛、四海冶為北路。宣德五年十月戊寅,上巡邊,駐蹕岔道。己卯,獵於岔道。自南口至岔道,皆延慶衛地也。自洪武三年徙山後諸州之民於關內,而於居庸關立守禦千戶所,永樂二年立隆慶衛、隆慶左衛,十二年始於岔道北二十里立隆慶州,州東三十里立永寧縣,十三年於岔道西一百二十里立保安州。宣德元年,徙隆慶左衛於永寧縣,而關獨有隆慶衛,隆慶元年,改延慶衛,領左右中前後五千戶所。自八達嶺下視居庸關,若建瓴,若闚井,故昔人謂居庸之險不在關城,而在八達嶺,而岔道又八達嶺之藩籬。元人於北口設兵,其得地形之便者與!

    此山古為軍都山,後漢盧植隱居昌平軍都山中,昭烈修弟子禮事之。晉段匹磾欲擁其眾,徙保上谷,阻軍都之險以拒未波。魏道武伐燕,遣將軍封真等從東道出軍都襲幽州,即此山也。漢立軍都縣於山之南,胡騎經軍都,耿舒襲破其眾,斬匈奴兩王,是也。亦作渾都,史記絳侯周勃世家,屠渾都,是也。後徙,今州東四十里,有軍都村,亦曰故縣址。

    州境之山,其名者曰銀山,在州東北六十里,石梯而上五六里名中峯,唐僧鄧隱峯之所居也。山半有壁,其色似鐵,世稱銀山鐵壁云。下有法華寺,有隱峰十詩,曰白銀峰,曰佛頂峰,曰古佛巖,曰說法臺,曰佛覺塔,曰懿行塔,曰雪堂,曰雲堂,曰茶亭,曰濛泉。金大定六年立石。

    曰駐蹕山,在州西二十五里,其山長而北袤凡二十里,石皆壁立,高可十餘丈,其頂皆白。山之南有棲雲嘯台,高二丈許,正北有石梯可上。金章宗建亭於此。舊傅山下有石牀石釜,今亡。

    曰白浮山,在州東南一十里,有二龍潭,潭上有龍神祠。

    曰湯山,在州東南三十里,有溫泉可浴。水經注,濕水又東溫泉水注之,疑即此也。

    其水則出自居庸關,為濕餘河,至舊縣之西而伏。水經注云,其水南流出關謂之下口,潛伏十許里,是也。又南復出,亦謂之榆河,今涸。元史,燕鐵木兒與王禪軍遇於榆河北,奮擊敗之,追至紅橋北,因據紅橋,兩軍阻水而陣。今州西南十二里有紅橋,橋亡而名尚存。文宗為燕鐵木兒建生祠於橋南,立碑紀功者也。

    州西南三十里為雙塔河,東流過雙塔店入榆河,出州東神嶺山下為神山泉,出白浮山為白浮泉。元史,至元二十八年都水監郭守敬奉詔興水利,上自昌平縣白浮村引神山泉,西折而南,過雙塔、榆河、一畝、玉泉諸水,經甕山泊至西水門入都城南,滙為積水潭,復東折而南,出南水門,東至通州高麗莊入白河,長一百六十四里一百四步。帝命丞相以下皆親操畚鍤,首事於二十九年之春,告成於三十年之秋,赐名通惠河。

    先是通州至大都,陸運官糧歲若干萬石,方秋霖雨,驢畜死者不可勝計。至是皆罷之,以守敬兼提調通惠河漕運事,築堰起白浮村至青龍橋,長五十餘里,以障諸水入於都城。永樂初兩修之,歲久湮廢。成化七年十月,議開通惠河,命戶部尚書楊鼎、工部侍郎喬毅相度,言元人舊引昌平東南山白浮泉水,往西逆流,經過山陵,恐於地理不宜。及一畝泉水經過白洋口山溝,兩水衝截,俱難導引,遂止不用。其雙塔、榆河之水,今皆入於沙河。

    芹城在州東三十里,有橋,橋下有水,出芹城北,南流入於沙河。水經注,芹城水出北山南,逕芹城東南注濕餘水。以此知沙河之為古濕餘水也。傅寫之訛,或為溫水。後漢書,王霸為上谷太守,陳委輸可從溫水漕以省陸運之勞,事皆施行。

    榆河驛初設於榆河,嘉靖中改附州城。其未附也,道出州城之西南,距州四十五里,有唐家嶺店者,亦車駕所駐也。往者車駕北征,徐行則次唐家嶺。宣德九年九月癸未,上巡邊,駐蹕唐家嶺。正統十四年七月甲午,上親征,駐蹕唐家嶺,皆以明日至龍虎臺。永樂十二年三月庚寅,上親征,次清河,辛卯,次沙河,以三日至龍虎臺。二十二年四月己酉,上親征,駐蹕唐家嶺,以四日至居庸關。其疾行則一日而至榆林,榆林在岔道西二十五里。永樂二十年三月戊寅,上親征,晚次榆林,是也。而英宗皇帝回鑾,以景泰元年八月乙酉,至居庸關,丙戌,自安定門入居南宮。中朝迎候之禮,但遣禮部左侍郎儲懋至龍虎臺,錦衣衛指揮僉事宗鐸領轎馬至居庸關,劉敬領丹陛駕至安定門內,上自迎於東安門而已。

    州西四十里為白羊口城,二門,距居庸南口二十里,有水伏流。元史,白羊口千戶所於昌平縣東口置司。景泰元年,調涿鹿中衛後千戶所官軍守禦,後以守備一人守之。其西南有小城曰白羊新城。

    白羊北四十里為長峪城,二門,其西有小城,曰長峪新城。

    長峪北二十里為橫嶺城,二門,守備一人守之。

    長峪西北二十里為鎮邊城,三門,正德中建,設守禦千戶所,後以參將一人守之。自鎮邊西南二十五里至橫中山為紫荊關,轄沿河口界。

    州北八十里為黃花鎮城,三門。元史,黃花鎮千戶所於昌平縣東口置司者也。以參將一人、守備一人守之,景泰中,又設內官守備,嘉靖四十年革。黃花鎮城直天壽山之後,為長陵元武,為京師北門,當居庸、古北二關之中,而北連四海冶,昔人所謂擁護山陵,勢若肩背者也。其水曰黃花鎮川,河出塞外,自二道關入口,逕渤海所、懷柔至順義界入白河。其流九曲,俗謂之九渡河。城北有碧霞元君廟,其殿西有二松,相去四五尺,而上枝樛曲相穿,遂合為一,名曰交松。其地多鼠,色如鼦而毛淺,初冬掇榛實貯穴中,為岐洞貯之,多至二三斗,美好倍於人所收者。土人每掘取之,鼠失榛,乃槁死樹上,纍纍相望。因并取而食之,京師人以為美味。國史言,洪熙元年閏七月,守居庸關都督僉事沈清獻黃鼠,上曰:“卿受命守關,當練士卒,利器械,而獻鼠何邪?其卻之。”城西有垣一重,曰頭道關,再重曰二道關。關之西撞道口堡、鷂子峪堡、西水峪堡,堡西為八達嶺。

    城東三十里為渤海守禦千戶所,城三門,距州一百里。城北而西有擦石口堡、磨石口堡、驢鞍嶺堡、大榛峪堡、南冶口堡、大長峪堡、小長峪堡。有鑛洞,嘉靖三十六年封閉。

    又東五里為慕田峪城,三門,守備一人守之。其東北有慕田峪堡,西有賈兒嶺堡、田仙峪堡,又東為亓連口,石塘路轄,自此以西皆重邊,自此以東皆單邊。

    昌平山水記卷上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