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来读小说网 >都市> 别笑,这是大清正史3
别笑,这是大清正史3

别笑,这是大清正史3

简介:
《别笑,这是大清正史3:十全武功》是《别笑,这是大清正史》系列第三部,描画了自康熙末年诸子争立至嘉庆初年平定白莲教约80年间的历史。其中以雍正、乾隆两朝的政治斗争和军事征伐贯穿全篇,而乾隆帝所谓的十全武功则是 别笑,这是大清正史3
您要是觉得《别笑,这是大清正史3》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微信里的朋友推荐哦!

《别笑,这是大清正史3》第一章 少林异僧

    (1)非法竞争

    中州胜地,古刹名山。***

    现今人们最熟悉的佛家名山,莫过于嵩山少林寺。说起这少林寺,原本是南北朝时期,北魏孝文帝元宏为了安顿印度僧人跋陀住锡,打通南下传法通道,设立在嵩山的一个秘密据点。该据点的历史任务是洞察天下大势,存续佛脉。

    换句话说,少林寺的历史任务,就是要在太平盛世广开门路,多种经营,尽可能地赚钱。一旦遭逢乱世,全天下的僧人们都会卷起小包裹,浩浩荡荡地开往中州,聚集在嵩山脚下,大吃特吃。等到世道太平了,僧人们把嘴巴一抹,再挟起包裹,南北西东,能走多远就走多远,去弘扬佛法。

    所以历朝历代的少林方丈,必须由最懂得经营的高僧来出任。没有这本事,是没有办法存续佛脉的。

    少林寺经营得法,所以平日里都会有许多人跑过去,希望能够有此机缘进入寺中开吃。举凡这一号纯粹是奔着吃来的,少林寺的态度只有一个:

    闭门不纳。

    到了康熙年间,有一个身材极壮的男人跑了来,叩响山门,要求进去开吃。

    知客僧问他:尊姓大名?

    对曰:姓马,没有名字。

    再问:何方人氏?

    对曰:苏州人,大师让一下,我要进庙里去吃……

    知客僧再问:有没有犯罪前科?

    对曰:……应该没有吧!

    知客僧不明白:为什么没有?

    那人答:兴许是我跑得快,从来没有被抓住吧!

    知客僧大怒,当即将这个家伙逐出。

    虽然被赶出山门,可这家伙却不肯离开,在嵩山脚下搭了个小窝棚,见到有香客来到,就殷勤上前相迎:各位施主,这里是少林寺高僧的进修场所,要不要参观参观?每人只收门票二钱银子……

    游客们好奇,还真被这个家伙忽悠去了不少银子。

    知客僧得知此事,念一声:我佛慈悲,去几个人,给我把那个坏施主骨头拆了。

    于是少林寺的武僧冲入山脚的窝棚之中,将那个怪家伙一顿狠打,没收了他的全部非法所得。

    等武僧走后,那家伙从地上爬起来,擦去脸上的血迹,再把窝棚搭起来,继续招揽游客:这位施主,这里是少林寺武僧练功的场所,要不要参观?门票费每人只收四钱银子。

    门票居然涨价了,或许是这厮想把损失弥补回来吧!

    隔不多久,少林寺得知这个消息,武僧再次出动,将这个家伙一顿狠揍,所得银子再次没收。

    等武僧走后,这家伙爬起来,再接再厉,继续营业,只是门票涨到了六钱银子。

    就这样,少林寺每隔一段时间,都要出动武僧,清理这个不法商贩,拆除他的违法建筑。清理一次,这厮就涨一次价。眨眼间,两年工夫过去了,这厮已经把门票涨到了十两银子。

    得知这个家伙如此的恶性竞争,哄抬物价,少林寺全寺僧人气愤于心。于是,知客僧召开了会议,会上通过决议,组织一个拆迁队,一次性地清理掉山下那个违法建筑,恢复佛门的严肃性。

    少林寺最有名的十八罗汉亲自出动了,后面跟着数百名武僧。到了地方,大家一起动手,只听“哗啦啦”一声,就把那家伙的窝棚给拆了。然后大家出愤怒的吼声,将那家伙围在当中,举棍就打。

    可万万没想到的是,这一次,这家伙居然还了手。

    (2)僧门异事

    那家伙一还手,就让全寺僧人,目瞪口呆。

    只见那家伙只一拳,就将伏虎罗汉打得飞出丈外;复一脚,又把降龙罗汉踢得飞上了半空;再欺身上前,抡起大耳刮子,照十八罗汉的秃脑壳“哐哐哐”一顿狠抽,直打得众罗汉叫苦不迭,哭喊连天。

    由身手惊人的武僧组成的拆迁队,竟被这个家伙打得落花流水。

    众武僧不支,纷纷抱头而逃。那家伙却穷追不舍,直追到少林寺的山门前。

    山门前,正站着少林寺的老方丈,见此形,大喜,曰:那个谁……你叫啥名啊?你的武功,已经大成了。

    那家伙停了下来,搔了搔脑袋,说:我没有名字,要不你就叫我马和尚好了。

    方丈说:马和尚,你很能打,我看好你。就带着你赚的钱,下山去吧!

    马和尚道:方丈,可我想去庙里吃。

    方丈笑道:你有那么多的银子,到哪儿还缺得了吃喝?

    马和尚一想:方丈说得有道理啊。就谢过方丈,揣着自己挣来的银子,下山去了。

    他下山之后,见到饭馆就进,专点最美味的酒菜,也不忌口,什么好吃就吃什么。每吃一顿,就见腰包中的银子少一块,马和尚心里就有点急,心说这不行啊,万一这些银子用完了,我吃什么啊?

    还没想出办法来,银子已经花光用尽。正自焦灼之间,忽然看到远方有一座寺庙,登时狂喜交加,便飞奔过去。

    到那寺庙门前,现门上有三个字:小菩陀。嗯,这庙不错。马和尚迈步走进去,就见两个僧人迎了上来:喂,你,说你呢,那个游方和尚,快出去,本寺不收留散客。

    马和尚摇头:开什么玩笑?你寺庙不留我和尚,想让我饿死吗?

    那两个和尚气势汹汹地冲上来,用力一推:管你饿死不饿死呢!快点滚……马和尚火起,扬手两个耳光,将两个僧人打得趴在地上,惨嚎不止。

    又有几个僧人操着家伙冲了出来,也被马和尚三拳两脚放倒。正打着,从一扇门里走出来一个老和尚,一见马和尚大喜:原来是你,你果然来了,快进来,进来坐。

    马和尚懵了:……咱们认识吗?

    那老和尚道:怎么不认识,你不是普净师兄吗?

    马和尚摇头:不是,我是马和尚。

    就见老和尚用力一拍大腿:你看,我就说你是马和尚嘛,果然没错吧!快点进来,进来!

    马和尚不明所以地走进来,就见僧舍中有两个蒲团,老和尚自己坐了一个,另一个让给马和尚:马和尚,你既然来了,打算什么时候给这里人工降雨啊?

    人工降雨?马和尚听得云里雾里:什么人工降雨?

    老和尚的表现,却比马和尚更为诧异:不是昨天晚上你在梦里告诉我的吗?

    马和尚:我在你梦里告诉过你?这可真是……

    那老和尚却探头过来,一五一十地对马和尚说起来,马和尚才听得明白。

    原来,这座寺庙,叫小菩陀寺,位于陕西和河南的交界之地。老和尚就是这座庙里的主持,法号普能。这两年,此地不明是何缘故,久旱不雨,颗粒无收。饥民待死,官员惶急,连普能和尚也是忧心如焚,期盼着老天降下一场雨来。

    可是,普能和尚说,他在昨夜睡觉之时,忽得一梦,梦到马和尚对他说:莫急莫急,此地久旱不雨,那是因为旱魃为患,待我明日到来,灭此旱魃,为地方上降雨。

    马和尚听得呆了:居然有这种事?那你一定是……做错了梦。

    普能和尚笑道:没有做错,这个梦绝对没有做错,你当时还对我说:你马上醒来,带人去河滩的泥洼地里,蹲在暗黑处等着。不长时间,就会看到一道白光慢慢地飘过来,你不要做声,就等着那白光没地而入的时候,记住准确的地方,然后赶紧往下挖。

    马和尚听得更是茫然:……那你,有没有往地下挖?

    普能和尚道:有哇。

    马和尚:挖到了什么?

    普能和尚一摆手,过来两个小和尚,推开一扇拉门,往门里一看,马和尚大吃一惊。

    (3)江湖险恶

    只见那扇门里边,有一只方方正正的箱笼,箱笼上面留有一个口,一个模样清秀的女孩头部,从出口处伸出来。细看那女孩子,虽然是姿容绝美,只是形容惨淡,面如金纸,目光呆滞,绝望的眼睛看着马和尚,却不说话。

    看到那女孩的目光,马和尚心里毛:……这女子是什么人?你为何要把她囚在箱笼里边?

    普能大师摇头道:这个女子,她并不是人,而是旱魃。

    原来这就是旱魃……马和尚吃惊不已。

    正是,普能和尚继续说道:昨夜我依了你梦中的吩咐,潜伏在河滩之中。时隔不久,果然见到一道白光飘忽而来,走到了一处地方,就慢慢地钻入了地下。然后我立即带着僧人们往下挖,挖了三尺有余,挖出了一只好大的石龛,打开石龛,就看到了这名女子。你看她形貌似人,却没有修炼到会说话的地步。所以我还是依了你的吩咐,将她抬了回来,现在交给你处置。

    马和尚吓呆了:交给我……我怎么处置?

    好办。***普能大师笑道:等到天亮,我会命人抬了这箱笼到河滩之上,让人捡些干柴,然后将这旱魃架到火上,一把火将这妖物烧掉。届时,地方上就会天降甘霖,师兄你也成了万家生佛,就连我也跟着沾光啊。

    居然会有这样的事……马和尚已经听得呆了,感觉到自己的脑子,大大的不够用,完全不知道说什么做什么。

    到了第二天,来自少林寺的神僧要火焚旱魃、替地方求雨的消息不胫而走。当地百姓风闻此事,早早到了河滩上,抢占有利的地形。更多的人主动行动起来,捡了一人多高的大柴垛,堆在河滩上,要看神僧如何消灭旱魃。

    小菩陀寺中的四名僧人抬了那旱魃,另有一顶六人抬的大轿,让马和尚坐了上去,一行人赶到了河滩上。

    马和尚下轿,就见小和尚将旱魃放在了柴垛上,早有人递了一支火把过来,让他拿着:圣僧,点火之前,你不对大家说点什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