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来读小说网 >都市> 刺心5·剑走偏锋
刺心5·剑走偏锋

刺心5·剑走偏锋

简介:
火生于木,祸发必克;奸生于国,时动必溃。看来是有人故意引发陈、周的矛盾,断了陈顼的退路,让陈国和周国背水一战。能鼓动陈国和周国交兵,天底下似乎只有斛律明月才有这种力量!淳于量早和斛律明月有了联系?这里面 刺心5·剑走偏锋
您要是觉得《刺心5·剑走偏锋》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微信里的朋友推荐哦!

《刺心5·剑走偏锋》第一章 隐情

    落叶将尽之时,孙思邈站在了江陵城前。

    他从江陵城出去的时候,没有人会想到他能活着回来,因此他站在江陵城外的时候,所有守城的陈兵都以为见了鬼。

    陈国人并不知道只是这短暂的来回,不但周国军营,甚至整个周国都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可他们知道,城外周国大军未撤,他们就很难再放孙思邈入城。

    谁都不确定孙思邈是不是变成了周国的人,说不定孙思邈这次是回来报复的。

    毕竟当初陈国人将孙思邈送入了死地,而做过亏心事的人,总是会怀疑多一些的。

    城守萧思归虽对孙思邈很有好感,眼下也不敢擅自做主,立即让人去通禀淳于量,然后请孙思邈暂且等待。

    孙思邈静静地站在城下,寇祭司就站在他的身边。孙思邈无疑是个神秘的人物,可寇祭司的神秘之处,看起来更甚孙思邈。

    可寇祭司却没有孙思邈的耐性。

    他看起来很有些不耐之意,问道:“你既然决定要去见斛律明月,为何要回江陵?”

    孙思邈道:“因为我不能确定……斛律明月是不是在邺城。”

    “为什么?”寇祭司奇怪道。

    “我只是推想,因此找淳于量问问。”孙思邈沉吟道,“欲速反不达,你若信我,不妨跟着我走好了。”

    寇祭司想不通为什么淳于量会知道斛律明月的行踪,见孙思邈不再多说,冷哼了一声,抬头向城墙望去。

    城墙处落下两个吊篮,萧思归探出墙头,高叫道:“孙先生……还有那个谁……请坐篮子里,我们拉你们上来。”他搞不懂为何当初去了五个陈兵,眼下一个都没回转,更不知道寇祭司是哪个,只知道听淳于量的吩咐。

    孙思邈进了那篮子,寇祭司有些皱眉,但还是坐入了篮中。

    二人被陈兵拉上了城墙,萧思归立即请二人下了城楼,才走出不远,长街尽头就有兵卫推着淳于量的轮椅前来。

    淳于量见到孙思邈居然安然无恙,眼中闪过分奇异的光芒,忍不住又咳起来。

    长街之上,百姓远处指指点点,一时间不知究竟怎么回事,可均离孙思邈远远的,如同躲避瘟疫一样。

    良久,淳于量这才止住了咳,缓缓道:“不想还能和孙先生再见。”他言语中当然有无尽的感慨和意外,还有着难言的困惑。

    他虽自负才智算计,可绝未想到孙思邈能活着回来。

    孙思邈轻淡道:“很多事情,只是想不到,却未见得做不到了。”

    淳于量捂着嘴,沉吟道:“孙先生这次回来……不知有什么用意呢?”

    “茅山宗的那几个刺客死了。”孙思邈目光敏锐,看着淳于量的表情。

    淳于量脸色有些木然,并没有意外。

    “这些都是在淳于将军的意料之中?”孙思邈缓缓道。其实实在多此一问,押送孙思邈的亲兵是淳于量派出去的,他又如何会不知道那些亲兵的底细?

    淳于量半晌才道:“这些年来,有无数人想宇文护死的……”他说到这里,也在盯着孙思邈的脸色。

    他想从孙思邈表情上看出点答案。

    孙思邈能活着回来,看起来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宇文护死了。可就算宇文护死了,孙思邈也没有道理安然地走出周国的军营。

    这简直是件不可思议的事情!

    淳于量没有透视眼、千里耳,不知道周营发生的事情,百思不得其解,也看不出答案。

    “先生想让宇文护死,敝国国主亦是一样,还有很多人都想杀了宇文护,可没有一人能够做到,宇文护戒备得严密,几乎可说是天衣无缝。”

    “可你还是让茅山宗的人去了。”孙思邈神色萧索,“你知道他们去的结果只有一个的……”

    “荆轲去刺杀暴君嬴政的时候,也知道自己必死的。”淳于量缓缓道,“死是一回事,做不做是另外一回事。”

    “太子丹当年不得已才孤注一掷,因为他知道燕国对秦国没了抵抗之力。但刺秦不成,燕国灭亡得更快。”孙思邈略带尖锐道,“既有前车之鉴,淳于将军当然会想到行刺宇文护不成,会引发他的反扑,导致陈国的灭顶之灾?”

    淳于量又咳——咳得好像说不出话来。

    寇祭司一旁听了,觉得有分奇怪,暗想若无孙思邈、杨坚参与此事,淳于量此举无疑是飞蛾扑火。看情形,淳于量显然不知孙思邈和杨坚在这里起了决定作用,因此他派人行刺一事显然是引火烧身,无论如何都有点说不过去。

    传言江南诸将中,淳于量最有谋略,为何会做出这种蠢事?

    “淳于将军当然能想到后果,可淳于将军还是执意这么做……”孙思邈又道,“淳于将军当然有理由的?”

    淳于量长舒了一口气,反问道:“什么理由?”

    “或许是因为……有人给了淳于将军和周国作战的信心?”

    淳于量脸色微变,嘴唇动了下,竟没再问下去。他蓦地发现,孙思邈虽看似很多事情不知情,但早将一切想得透彻。

    寇祭司心中诧异,实在不知道是谁能有这大的力量,竟能鼓动陈国和周国交兵。

    脑海中蓦地闪过一个答案,寇祭司不由道:“是斛律明月?”

    斛律明月?又是斛律明月!

    天底下似乎只有斛律明月才有这种力量!

    在城外时,孙思邈就曾说过要向淳于量询问斛律明月的行踪,当时寇祭司还不解,但眼下答案若揭,反倒让寇祭司有分心惊。

    淳于量早和斛律明月有了联系?

    这里的纵横捭阖,钩心斗角,远非他能够得窥全貌的。

    淳于量脸色苍白,缓缓向寇祭司望去,有分探究的神色,他似乎想问问寇祭司的底细,终于又咳了起来。

    他有时候痛恨自己的咳,有时候又庆幸自己能咳,最少咳嗽的时候他不用说话,说话有时候也是一种痛苦的折磨。

    孙思邈缓缓道:“淳于将军明知行刺难成,却执意要如此做,想必有几个原因。”

    顿了片刻,见淳于量不语,孙思邈道:“第一个原因当然是陈顼让将军这么做,君让臣做,臣不得不做。”

    淳于量悲哀中带分感谢,悲哀自己的身不由己,感谢孙思邈为他说出一些他不想说的事情。

    他并不想隐瞒,可有些话实在无法说出口。

    他说过,他不会理会别人的性命,也不会考虑自己的,但这世上,还有许多比性命更重要的事情,他不能不考虑。

    “淳于将军当然明白此举后果,却不劝陈顼,反倒附和陈顼的想法,第二个用意当然是借此引发陈、周的矛盾,断了陈顼的退路,让陈国和周国背水一战。”

    淳于量眼中有分无奈,他当然最清楚陈顼的性格,犹豫乃兵家大忌,要作战,就作战,若有犹豫,不如不战。

    “可淳于将军当然知道陈国难是周国的对手,因此早联系了斛律明月,斛律明月亦早想灭了周国,是以和将军一拍即合,这也是将军决意一战的第三个原因。”

    孙思邈继续道:“我想淳于将军自陷死地,就是想背水一战,淳于将军想必早在江南做了部署,随时会调兵前来援助,借江陵一地和周国周旋。而斛律明月想必亦派兵前来,就在江陵不远了。”

    寇祭司终于恍然,不能不佩服孙思邈推断得合情合理。

    淳于量并非蠢,而是决意要和周国开战了,他做的一切,不过是坚定陈顼作战的念头。

    孙思邈脸露感喟,又道:“淳于将军和斛律明月定下里应外合之计,本准备在江陵大破周军,然后齐、陈二国再克襄阳,之后可能兵分两路,陈取武关,齐攻潼关,分兵两路瓜分了周国的关中之地?”

    他从未用过兵,但自幼诵读诸子百家,一法精、万法通,从点点滴滴推测出个惊天布局,只等淳于量的答复。

    淳于量神色复杂,终于点点头道:“先生若用兵,不逊斛律明月。”他这么一说,无疑承认孙思邈所料不差。

    孙思邈沉默半晌:“用兵之计我不懂的,但我觉得淳于将军千算万算,只怕漏算了一事。”

    “什么事?”淳于量立即问道。

    “淳于将军如此筹谋,想必认为此战势在必行?”孙思邈淡淡道,“可是……周国若不战呢?”

    淳于量摇头道:“那怎么可能?”

    他自绝后路,破釜沉舟,早算定多方的反应,这些日子翻来覆去想的只是如何用兵,却根本没去想孙思邈说的事情。

    依宇文护的个性,怎可能不开战?

    可他话音才落,有陈兵从城楼那面跑来,叫道:“将军,城守,周军……”他跑得气喘吁吁,上气不接下气,脸上满是惊诧之意。

    萧思归立即问道:“他们攻城了?”这是他的第一反应,却奇怪为何听不到城外周兵攻城的声音。

    淳于量见那兵士脸上只是惊奇,却无害怕畏惧,想到孙思邈所言,心中一凛,失声道:“周人要退兵了?”

    那兵卫又惊又佩道:“淳于将军怎么知道?”

    淳于量不喜反惊,神色数变,突然一摆手,有亲兵推他上了墙头,他举目一望,就见前方周营已在拔营,的确是要退兵的模样。

    墙头陈军都是心中忐忑,搞不懂周兵为何兴师动众,却无功而返,只怕周军玩猫捉老鼠的把戏,可不多时,就见周军开始分路离去,井然有序,迅捷中带着沉默,沉默中又带分难以捉摸。

    不多时,城前周兵就如退潮的海水般,离江陵城越来越远。江陵其余三向守城的兵士很快来报,围城的周军均已撤向北方。

    消息很快传遍了江陵城,江陵城中的百姓虽是奇怪,但更多的却是惊喜,一时间全城欢呼阵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