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来读小说网 >都市> 大清风云5:风流天子
大清风云5:风流天子

大清风云5:风流天子

简介:
我们可以用四个关键词概括乾隆的一生:权术、武功、女人、风雅。乾隆的一生从来就没有离开权术,权术是驾驭整个帝国的基本手段。在位六十多年,乾隆穷兵黩武,处处彰显帝国的武力,也拓展了大清的版图,武功反映了他内 大清风云5:风流天子
您要是觉得《大清风云5:风流天子》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微信里的朋友推荐哦!

《大清风云5:风流天子》第一章 扑朔迷离的身世

    乾隆上台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曾静的脑袋砍了,继承了爱新觉罗家族对舆论管制的优良传统,扭转了他父亲极其有限的人权倾向。即便如此,乾隆也无法回避自己的身世问题。

    首先,乾隆的出生地就是一个谜。这个谜直接关系到乾隆是谁生的。

    出生地之谜

    乾隆是中国古代活得时间最长的皇帝,享年八十八岁,算上他当太上皇的时间,也是中国掌权时间最长的帝王。

    乾隆在历史上的知名度是非常高的,但是他的身世却不明不白,稀里糊涂,直到现在还没有一个确切的结论。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在浙江海宁,有一个广为流传的说法,说乾隆是汉人,金庸把这个民间传说引入《书剑恩仇录》中,我们可以看到陈家洛与乾隆之间离奇曲折的故事。

    乾隆身上的谜实在太多了,这些谜直接关系到乾隆继位的正统性与合法性。乾隆的父亲雍正曾被人怀疑继位不合法,对此非常头疼,不得不放下九五之尊的架子平心静气跟书生曾静辩论。最后是越辩越黑。

    乾隆上台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曾静的脑袋砍了,继承了爱新觉罗家族对舆论管制的优良传统,扭转了他父亲极其有限的人权倾向。即便如此,乾隆也无法回避自己的身世问题。

    首先,乾隆的出生地就是一个谜。这个谜直接关系到乾隆是谁生的。

    关于乾隆的出生地,有两种说法:一个是雍和宫,一个是承德避暑山庄。这个说法在乾隆统治早期就出现了。

    在清代的官方资料里,乾隆出生于雍和宫。《清高宗实录》里明确写道:“高宗纯皇帝,讳弘历,世宗宪皇帝第四子也……以康熙五十年辛卯,八月十三日子时,诞上于雍和宫邸。”

    雍和宫位于北京城东北,现在是一座喇嘛庙。康熙年间,雍正住在这里,那时候叫雍王府。雍正当皇帝后,将自己的王府改成喇嘛庙,更名为雍和宫。

    为什么官方记载得明明白白的资料会引起这么多不同的意见呢?

    为了证明自己出生在雍和宫,可以说乾隆也是费尽心力,在《御制诗集》里再三提到自己诞生于雍和宫。

    乾隆五十年(1785年)正月初七,也就是古代的人日节,女娲在第七天造人,所以这天也就是人的节日。这一天,乾隆到雍和宫礼佛,写了一首诗:

    首岁跃龙邸,年年礼必行。

    故宫开詄荡,净域本光明。

    书室聊成憩,经编无暇横。

    来瞻值人日,吾亦念初生。

    乾隆在人日这天来雍和宫礼佛,想起了自己当年出生在这里——来瞻值人日,吾亦念初生。写得声情并茂,仿佛是为了告诉世人,我乾隆百分百是在雍和宫出生的。这方面的诗句还有很多,譬如:“斋阁东厢胥熟路,忆亲唯念我初生”“十二幼龄才离此,讶令瞥眼七旬人”“虽曰无生俞宗旨,到此每忆我生初”“尚忆初生我,忽来八十翁”“跃龙池自我生初,七岁从师始读书”……

    类似的诗句实在是太多了,乾隆一再强调自己是出生在雍和宫的东厢房。不仅如此,乾隆还在一些诗中作注,强调自己确确实实是出生在雍和宫的。乾隆在诗句下写道:“我确确实实是在康熙辛卯年出生在雍和宫的……我在康熙辛卯年出生在这雍和宫里,到十二岁时离开,祖父把我召到宫里抚养。”

    越是强调越是让人怀疑。当时,朝野上下有很多人对此表示怀疑,很多人认为乾隆并不是出生在雍和宫,而是出生在承德避暑山庄的狮子园,乾隆的儿子嘉庆就持有这种看法。说白了,这事可能连乾隆自己都不清楚。

    最早对乾隆出生地提出质疑的是军机章京管世铭,管世铭曾多次跟着乾隆到承德避暑山庄打猎,并先后写下三十四首诗记录打猎的过程,其中在第四首诗中提到了乾隆的出生地点:

    庆善祥开华渚虹,降生犹忆旧时宫。

    年年讳日行香去,狮子园边感圣衷。

    管世铭还在这首诗下加了一个注:狮子园是当今皇帝的降生之地,乾隆常常在先帝驾崩的忌日到那里小住几天。

    狮子园是承德避暑山庄外面的一座园林,背靠着一座状如狮子的山,是雍正做皇子时的房产。在承德山庄避暑的时候,雍正一家就住在这里。管世铭担任军机章京的时间很长,消息灵通,他说乾隆出生在狮子园,还是有一定可信度的,绝不是信口开河的。嘉庆对此也是认可的。

    嘉庆刚刚登基的那年,乾隆在避暑山庄过万寿节,嘉庆写了一首诗,开头两句是:“肇建山庄辛卯年,寿同无量庆姻缘。”嘉庆还在诗下面作了一个注:康熙辛卯年建立山庄,皇父在这年诞生于都福之庭,其中的因缘巧合实在不可思议。都福之庭是各种各样的福气汇聚的地方,意指承德避暑山庄。

    第二年,乾隆又在承德避暑山庄过生日,嘉庆又写了一首诗,这首诗下面又有一个注解,明确说乾隆诞生于承德避暑山庄。

    嘉庆写的这两首诗都是为乾隆祝寿的,乾隆应该看过。但是,史书没有记载乾隆的反应。估计乾隆是不太高兴的,又不能明说,而嘉庆呢,并不知道老父心中的死结之深。

    乾隆的身世为何这么玄乎

    雍和宫是乾隆自己坚持的出生地点,狮子园呢,是其他人的看法。那么,乾隆到底出生在哪里呢?

    嘉庆十二年,编纂《清高宗实录》和《圣训》的时候,嘉庆审阅书稿的时候发现了一个问题。他发现这两本书都把父亲的出生地点写成了雍和宫,嘉庆看着疑窦丛生,怎么会这样呢?皇父明明是出生在承德避暑山庄的。嘉庆心想,这些史官们也太粗心了吧!愤怒之下,嘉庆招来史官们质问:“你们怎么搞的,连皇父的出生地点都搞错?”

    没想到史官们居然一点都不慌张,他们不紧不慢地拿出“证据”,所谓的证据就是乾隆自己写的诗文和注脚。很多史书说,面对白纸黑字,嘉庆的疑惑解开了。事实,恰好相反,他陷入了更大的困惑中。虽然他默认史书将皇父的出生地点写成雍和宫,但始终猜不透父亲为什么一定要强调自己出生在雍和宫,后来才想通了:关于父亲的身世,流言太多,只有出生在雍和宫才能断绝流言,如果是出生在狮子园,恰好可以给这些流言可乘之机。

    当然,乾隆到底是不是出生在狮子园,嘉庆自己也不知道,也是听人说的。虽然嘉庆在官方文书中同意将乾隆的出生地改为雍和宫,但是并没有把这件事公之于众。

    到了道光朝,乾隆出生地再次引起轩然大波。嘉庆二十五年七月二十五日,时年六十一岁的嘉庆在承德避暑山庄打猎,突然驾崩,事前没有任何征兆。在驾崩之前,嘉庆的身体很健康,没有什么病,所以关于嘉庆之死又成为清宫的一个谜案,有传言说嘉庆是被雷劈死的。

    传闻描述得有鼻子有眼,说嘉庆到达避暑山庄后,稍微休息片刻,就率领大队人马奔向木兰围场。然而,这次非常特别,嘉庆等人围猎了几天,也没发现什么猎物,老虎、豹子、熊之类的根本没看到,就连平常遍地都能见到的麋鹿都很少。嘉庆非常扫兴,决定提前收工,结束秋狩。

    没想到回来的路上,天气突变,原本秋高气爽,晴空朗朗,突然之间,雷电交加,大雨倾盆。那么多人,偏偏闪电就击中了嘉庆皇帝,将他击落马下,当场身亡。还有一种说法是嘉庆在承德避暑山庄处理政务,突然之间被闪电电死。这些说法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雷电跟嘉庆有仇,别人不劈,就劈嘉庆。

    还有一个说法更八卦,说嘉庆喜欢一个小太监,经常跟那个小太监偷情。这天,来到承德避暑山庄后,嘉庆和小太监玩得更过火,两人在“烟波致爽殿”后面的一个名叫“云山胜地”的小楼里寻欢作乐。就在他们淫乐之时,忽然一道闪电从云层中劈下来,在嘉庆身上炸开,嘉庆当场丧命。

    遭雷劈后,嘉庆尸体烧焦,面目全非,没办法收敛入棺。为了防止皇帝被雷劈这样的丑事被外界知道,大臣们经过商议后想出一个办法,把一个相貌和体型跟嘉庆相似的太监绞死,然后再进行尸体化妆。将嘉庆的遗骸放在棺材底部,上面躺着的是经过化妆的太监尸体,通过这种方式掩人耳目,然后将遗体运到北京埋葬。这个说法虽然广为流传,但是没有任何事实根据。

    嘉庆这一死不要紧,他的遗诏可害苦了道光了,这份遗诏中再次提到了乾隆的出生地,仍然把乾隆的出生地说成是承德避暑山庄。遗诏说:“皇父乾隆当年就是诞生于承德避暑山庄,今天我死在这里,也没有什么可遗憾的了。”

    大臣们都觉得遗诏没问题,把遗诏公开发布,还发往了清朝的各个藩属国。这个新继位的道光皇帝也认为乾隆出生在承德避暑山庄,所以没看出问题。后来,他查《清高宗实录》才发现了问题。出了问题后,他立即快马加鞭,命令以每天六百里的加急速度,让人把发往各藩属国的遗诏追回来。

    为了使遗诏与《清高宗实录》一致,道光不得不改写遗诏,把遗诏中乾隆诞生于承德避暑山庄改写成乾隆的画像挂在避暑山庄。

    道光为了结束争论,决定一锤定音,将乾隆的出生地定在雍和宫,从此不准朝臣有任何异议。道光甚至修改父亲嘉庆的诗集,把里面说乾隆诞生于狮子园的说法统统改了过来。道光企图断绝“谬种流传”,可惜嘉庆的这些诗早已流传开来,这种修改不但没有起到根绝流言的作用,反而有此地无银三百两的嫌疑,结果让乾隆的出身更加扑朔迷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