倘若要谈及日本当代科幻小说,就不能不提到濑名秀明和他的代表作《寄生前夜》。
濑名秀明于1968年1月17日出生于日本静冈县静冈市葵区,本名铃木秀明。1986年,濑名秀明考入日本东北大学药学部。1995年,还在攻读博士学位的濑名秀明以其处女作《寄生前夜》一鸣惊人,轰动了日本科幻界。该小说以位于仙台市的日本东北大学药学部及其周围环境为舞台,讲述了一个充满悬念和刺激的惊悚故事。小说的男主人公永岛利明是在某大学药学部任职的研究员,他的研究对象是线粒体。有一天,永岛利明的妻子圣美在一起神秘的交通事故中变成了“脑死者”。由于圣美生前曾经在肾脏捐赠库登记过,她的肾脏随后被移植进了少女安齐麻理子的体内。与此同时,由于无法接受妻子死亡的事实,永岛利明取出了圣美的肝细胞,将其命名为“Eve”,并加以继代培养,以期圣美能以细胞的形式继续存活下去。然而,让人始料不及的是,沉睡在“Eve”中的线粒体却在伺机利用安齐麻理子发动一场恐怖的“反叛”……
《寄生前夜》虽然获得了当年的恐怖小说大奖,但它本质上是一部科幻小说。小说中不仅有大量对实验和手术过程的详细而精确的描写,而且整个故事情节都是围绕着“坚硬”的科技内核展开的,显示出了作者严谨仔细的创作态度,以及深厚扎实的生物化学和医药学功底。具体来说,《寄生前夜》的故事是建立在下面四个科学理论基础之上的:
线粒体共生起源学说,即细胞器官的内共生起源学说。该学说是一种关于真核起源的假说,现在已经被学术界普遍接受。其主要观点:好氧菌被原核生物吞噬后,经过长期共生变成了线粒体;而蓝绿藻被原核生物吞噬后,经过长期共生变成了叶绿体。分子进化中立学说。该理论最早由日本遗传学家木村资于1068年提出,其主要观点是:大部分对生物种群的遗传结构与进化有贡献的分子突变在自然选择的意义上都是中性或近中性的,因而自然选择对这些突变起不到筛选作用。“线粒体夏娃”学说。该学说根据线粒体DNA的遗传特性推论,现今所有的人都来源于二十万年前的一位非洲女性,并且根据亚当和夏娃的神话故事,将那位非洲女性命名为“线粒体夏娃”。“自私的基因”学说。该学说最早由英国科学家理查德·道金斯于1976年提出,其主要观点是:基因的本质是自私的;它们控制了生物的各种活动和行为,目的就是为了使基因本身能够更多更快地复制;只要能达到这一目的,基因是无所不为的。
这些理论综合在一起,便构成了《寄生前夜》的主题:线粒体并不是与细胞核“共生”的,而是故意“寄生”在细胞里,其目的就是为了将自己的基因遗传下去。所以,《寄生前夜》完全可以称得上一部描写线粒体“反叛”细胞核的恐怖科幻小说。
《寄生前夜》出版后,获得了极高的评价和广泛的欢迎,发行量高达一百四十万册,打破了日本国内同类小说的销售记录。1997年,根据《寄生前夜》改编的同名电影也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并带动了日本电影界拍摄恐怖电影的潮流。
1998年,日本 Square 公司在 Play Station 上推出动作 RPG 游戏《寄生前夜》。尽管游戏中的故事发生在原作小说之后,而且地点是在美国,但基本的科技内核与主题并没有改变。凭借紧张的剧情,精美的画面和新颖的战斗方式,该游戏令相当多的玩家为之着迷,被奉为 PS 游戏的不朽经典。1999年,Square 公司又推出了《寄生前夜2》。这款游戏无论在背景贴图还是在 CG 动画上,都达到了当时 PS 游戏的最高水准。
1996年,从东北大学获得药学博士学位后,濑名秀明担任了宫城大学护理学部讲师。1997年,濑名秀明又凭借长篇小说《Brain Valley(脑谷)》获得了第十九届“日本科幻大赏”。2006年,濑名秀明被聘为东北大学工学部教授。
自1995年出道至今,濑名秀明总共出版了十部长篇小说和短篇小说集,其创作数量和质量都维持在较高水平之上。目前,濑名秀明已经是日本科幻界最活跃,最具代表性的作家之一。相信他将来必定会有更多集科学性和情节性为一体的优秀科幻小说奉献给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