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崇德一朝()
时已至仲夏,天气已经明显热了起来,京城到处都能听到蝉鸣声,这种声音让人更加烦躁。人们已经开始习惯在阴凉处待着了,因此,山中的寺庙就十分热闹。
这一年是崇德12年,虽然没有了皇帝即位之初那样惨烈的宫廷政变,但时局还不是很稳定。当今天子亲政8年以来,外戚与士林之间的权力纷争依旧没有停止;以皇太后和皇后家族为首的外戚,始终不满皇帝对士林大臣的亲近。加之,皇帝身体孱弱,往往很多事都无法亲历亲为。因此,朝中有人特别是太后一族,倾向于晋王主政,此举遭到当朝首辅薛怀远的极力反对。薛怀远本是两朝宰相,先帝时就因其心思缜密、处事决断而受到重用;先帝驾崩时,令其为顾命大臣辅佐新帝。他对皇室的忠诚天下皆知,并且朝中许多要臣皆是他的门生,可谓权倾朝野。但是,他依然受到崇德皇帝的信任;因此,就在这旷日持久的权利争夺战中,他的意志就显得格外重要。此外,崇德皇帝之所以能登上皇位,与薛怀远也有密切的关系。当年先帝也有意选择晋王作为继承人,薛怀远就进言道:“废长立幼,有违常理,将招致天下人不安。且太子人品敦厚,天资聪颖,虽体格羸弱,加以保养必将康泰。加之,太子并无过失,轻言废立,有失公允。”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崇德皇帝幼时已经出过天花,且已痊愈,而晋王年幼,并未出过。当世,幼儿因患天花而夭折者颇多,为保证新的皇帝能够健康长寿,这一点也必须考虑进去。因此,崇德皇帝就在他10岁那年继承皇位,封其胞弟为晋王,皇太后垂帘听政,薛怀远、崔默林等3人为辅政大臣。
崇德5年,皇帝娶吏部尚书蔡效汝之女蔡婷娥为皇后,并封兵部尚书肖元庆之女肖玉如为贵妃,其余嫔妃共六人。蔡效汝的祖父及父亲曾经都是内阁成员,他父亲在先帝时曾任内阁首座,崔默林则是蔡效汝的大舅哥;而肖元庆正是皇太后的亲弟弟,肖氏一门多出将军。皇帝娶亲,向来就是政坛力量的平衡,特别是年幼登基的皇帝,他的婚姻,完全是一场政治实力的角逐。当时,先帝的几个兄弟也对年幼的侄子坐的那个位子虎视眈眈,为了稳住皇位,薛怀远与皇太后等共同策划了皇帝的这场婚姻,用外戚的力量压制王爷们的野心。
崇德6年,15岁的皇帝亲政。第二年,爆发了有名的“三王叛『乱』”。驻守楚地的楚王、,联合了驻守山东的齐王和幽州的燕王,以“清君侧”为名起兵。在他们的檄文中,赫然写着当今首辅薛怀远等人曾经阴谋陷害先太子——也就是先帝的大哥,如今又挟天子以令诸侯、以天下为私,等等。皇帝认为诸王在封地不只盘剥百姓,每年还要从朝廷索要巨额的花销,便听从朝臣的建议,颁布诏令削减诸王的军费、裁减王府军队。诸王因此才向朝廷发难。为了保住皇位和既得的利益,朝中各个利益集团齐心协力,终于经过两年的时间将三王的叛『乱』平息。经历此役,朝廷成功削弱了王族的势力,而在此过程中,皇后家族和太后家族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当初所认为能够保住皇位的做法,已经慢慢的引发了新的危机。外戚在朝中权利越来越大,皇帝很难将他们控制住了。好在他们只是处在利益争夺阶段,并未威胁到皇帝的宝座。只是,皇帝一直身体欠佳,自亲政以来,朝中大事还是由以薛怀远为首的内阁大臣处理。薛怀远在朝中深孚众望,不管是哪一个利益集团都不敢得罪他,太后也是极为信任他。
皇帝喜欢什么呢?天下传言说,当今皇上喜欢在宫中游戏,不理朝政之类。似乎也是事实,因为除了坐在那里听大臣们争来吵去已经没有任何乐趣了,他在宫中召集了一帮侍卫蹴鞠、打马球、骑马、『射』箭之类。不是说他身体虚弱吗?还有精神玩这些?实在是教人想不通。只是,很多时候听大臣们讲话时,他往往会打起哈欠,有时甚至直接睡过去,搞得大臣们很是无语。即便是在他难得清醒的时候,也会想尽办法折磨这些官员。久而久之,官员们也就习惯他的这种作风;因为他的意见似乎并没有太大的用处。每当大臣们对皇帝所作所为无可奈何叹气时,薛怀远总是闭上他的双眼;也有些正直的大臣向薛怀远抗议时,他也总是闭上双目,似乎此时他的耳朵也什么都听不进去了。但是,内阁所作的所有决定都会由他报告给皇帝,这种状况下,没有任何人知道他都说了些什么,还有皇帝都讲了些什么,大家看到的都是那个玩物丧志的皇帝和权倾朝野的宰相。
容语诗也很清楚这些有关皇帝的传闻,但是,父亲告诉她,当今天子并不是一个无可救『药』的皇帝。她相信父亲的话,不仅仅是因为他任翰林院侍讲学士多年——翰林院是内阁的智囊团——还有父亲的见解往往都是十分客观的。她的父亲容旭然如今是内阁学士,之前还曾为幼年的皇帝和晋王教习过功课。家里兄弟姐妹三人,大哥已经结婚娶亲了,在禁军内任文吏;语诗排行老二,最小的弟弟也还在私塾读书,已经考上了秀才。因为父亲在清水衙门任职,又很清廉,家中一直过得很清贫,母亲做些手工贴补家用。外公是京郊有名的医生,常常给他们补贴生计。语诗从小在外公家长大,跟着他学习医术。虽说是女子不能行医,可是外公依然教给了她许多知识。
崇德10年,宫里又为皇上选秀女,这一年,语诗13岁,已经符合朝廷的规定。可是,她却生了一场重病,父母便把她送到外公家里养病,错过了那一次。
错过了一次,也许就会错过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