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来读小说网 >言情> 知识内容写作课:写一篇真材实料的网络爆红好文章
知识内容写作课:写一篇真材实料的网络爆红好文章

知识内容写作课:写一篇真材实料的网络爆红好文章

简介:
网络时代信息爆炸,但垃圾信息太多,我们开始渴求专业、优质的知识型内容。如何创作出一篇真材实料的网络爆红好文章?中国台湾知名编辑郑国威老师,用逻辑严谨的分析方法,将知识内容创作、经营与营销的经验,整理成各种有系统、有步骤、有流程的「可操作策略」,让你按部就班,就能写出爆红好文章。 知识内容写作课:写一篇真材实料的网络爆红好文章
您要是觉得《知识内容写作课:写一篇真材实料的网络爆红好文章》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微信里的朋友推荐哦!

《知识内容写作课:写一篇真材实料的网络爆红好文章》第 1 节 自序

    ()

    我替很多书写过推荐序,这是头一回帮自己的书写序。既然接下来整本书都是我想要跟大家讲的事情,请容许我任性地在这篇序里先讲点别的。

    2018 年 3 月 14 日,史蒂芬·霍金(Stephen Hawking)博士结束了他在地球表面的旅途,再次成为星辰。那天上午,我正在东海大学应用物理学系演讲,谈我如何从一个超有好奇心的科学少年变成一个厌弃科学的文科生,又如何从这样一个文科生变成台湾最大科学知识网站的创办者与总编辑。中午演讲完,我跟多位物理学教授一起到校外餐厅吃午餐,才坐定没多久,我们就同时收到霍金辞世的消息,觉得好不真实。

    虽然我不在办公室,泛科学的编辑部在主编雅淇领导下立刻启动相关应对措施,毕竟这是时事热点, 更是科学名人热点(关于「热点」, 会在本书中详细介绍), 是泛科学读者最在意的议题。下午,我回顾着泛科学介绍过的霍金,既感动又惆怅。他自从 23 岁诊断出 ALS 之后, 即使不能转头也从不低头, 除了持续理论物理研究与教学外,更孜孜不倦将自身知识转化为科普书籍,写下史上销量最好的科普书《时间简史:从大爆炸到黑洞》, 破千万册的销量让他能无后顾之忧地继续科研与写作, 更一举将他变成当代最知名的科学家代表。他毫无身段地与流行文化圈合作,在《辛普森家庭》《生活大爆炸》《银河飞龙》中以本人身份客串。他的故事被拍成电影《爱的万物论》, 成为票房破 1.2 亿美元的大作, 饰演他的艾迪·瑞德曼更得到第 87 届奥斯卡最佳男主角奖。

    他对人工智能可能带来的危机示警, 与伊隆·马斯克向多位人工智能专家发表公开信, 呼吁对人工智能即将带来的社会冲击进行更多研究。他对探索外星高等生命亦有保留,尽管他仍旧参与了突破摄星(Breakthrough Starshot)计划, 此计划预计发射上千艘奈米太空舰队,前往距离太阳 41.3 兆公里的半人马座阿尔法星。他知道自己生命有限,要让更多未来世代依旧对宇宙向往,只靠他这位科学界的超级明星当然不够, 于是他创办「霍金科学传播奖」(Stephen Hawking Medalfor Science Communication),借由自身的名气与个人品牌,来鼓励更多人参与传播科学。因为他知道,若要让自己拥有的天文物理专业知识传得更远、深入人心, 他的疾病跟轮椅从不是最大的阻碍, 真正的挑战是得先替每颗被压抑的好奇心装上火箭推进器。

    当天下午,我通过电话接受了电台采访,谈为何霍金如此重要, 一股脑儿地讲了 10 分钟。随后, 我有感而发地在脸书上留下这句话:

    「与其说霍金用生命做科学,不如说他用生命做科普。」

    看到这里,你或许以为我想说的是「看这本书, 学会知识写作,你也能像霍金一样有影响力」之类的。当然, 没那么简单, 但我想说:虽然斜杠/零工盛行、人工智能来势汹汹、碎片化学习让人焦虑,专业认同岌岌可危, 但我却更相信知识传播的价值。专业知识从未如此精细分工, 从未如此容易被误解, 但我们也从未拥有如此好的机会,能够靠自己的知识,靠着自媒体操作,缔造过往唯有大企业、大媒体、大人物才能达到的成就。我相信这本书将能够提供有志于与大众对话的你,一个更有效率达到目标的方式。对专业人士来说如此, 对像我一样的跨领域学习者更如此。

    泛科学网站成立至今七年, 谢谢过去七年来曾协助过我,以及仍在持续跟我共同努力的同事;谢谢数百位教授跟各领域专家;谢谢从我开始「用科普写作打造个人品牌课」起就立刻报名支持的同学;谢谢泛科学脸书专页上 40 万点赞支持的脸友、YouTube 上 8 万多位订阅者、每月 100 万不重复的网站读者。若没有这段与各位同行的历程,就沉淀不出、精粹不了、升华不成这本书。

    泛科学网站的 1.5 亿浏览量, 当然还是比不上霍金博士,但想到我们正在跟随霍金博士前行,岂不是最大的快乐吗?

    泛科学总编辑 郑国威?备案号:YXX135G01ncz3ZzrGIyaR5

    ()

    我替很多书写过推荐序,这是头一回帮自己的书写序。既然接下来整本书都是我想要跟大家讲的事情,请容许我任性地在这篇序里先讲点别的。

    2018 年 3 月 14 日,史蒂芬·霍金(Stephen Hawking)博士结束了他在地球表面的旅途,再次成为星辰。那天上午,我正在东海大学应用物理学系演讲,谈我如何从一个超有好奇心的科学少年变成一个厌弃科学的文科生,又如何从这样一个文科生变成台湾最大科学知识网站的创办者与总编辑。中午演讲完,我跟多位物理学教授一起到校外餐厅吃午餐,才坐定没多久,我们就同时收到霍金辞世的消息,觉得好不真实。

    虽然我不在办公室,泛科学的编辑部在主编雅淇领导下立刻启动相关应对措施,毕竟这是时事热点, 更是科学名人热点(关于「热点」, 会在本书中详细介绍), 是泛科学读者最在意的议题。下午,我回顾着泛科学介绍过的霍金,既感动又惆怅。他自从 23 岁诊断出 ALS 之后, 即使不能转头也从不低头, 除了持续理论物理研究与教学外,更孜孜不倦将自身知识转化为科普书籍,写下史上销量最好的科普书《时间简史:从大爆炸到黑洞》, 破千万册的销量让他能无后顾之忧地继续科研与写作, 更一举将他变成当代最知名的科学家代表。他毫无身段地与流行文化圈合作,在《辛普森家庭》《生活大爆炸》《银河飞龙》中以本人身份客串。他的故事被拍成电影《爱的万物论》, 成为票房破 1.2 亿美元的大作, 饰演他的艾迪·瑞德曼更得到第 87 届奥斯卡最佳男主角奖。

    他对人工智能可能带来的危机示警, 与伊隆·马斯克向多位人工智能专家发表公开信, 呼吁对人工智能即将带来的社会冲击进行更多研究。他对探索外星高等生命亦有保留,尽管他仍旧参与了突破摄星(Breakthrough Starshot)计划, 此计划预计发射上千艘奈米太空舰队,前往距离太阳 41.3 兆公里的半人马座阿尔法星。他知道自己生命有限,要让更多未来世代依旧对宇宙向往,只靠他这位科学界的超级明星当然不够, 于是他创办「霍金科学传播奖」(Stephen Hawking Medalfor Science Communication),借由自身的名气与个人品牌,来鼓励更多人参与传播科学。因为他知道,若要让自己拥有的天文物理专业知识传得更远、深入人心, 他的疾病跟轮椅从不是最大的阻碍, 真正的挑战是得先替每颗被压抑的好奇心装上火箭推进器。

    当天下午,我通过电话接受了电台采访,谈为何霍金如此重要, 一股脑儿地讲了 10 分钟。随后, 我有感而发地在脸书上留下这句话:

    「与其说霍金用生命做科学,不如说他用生命做科普。」

    看到这里,你或许以为我想说的是「看这本书, 学会知识写作,你也能像霍金一样有影响力」之类的。当然, 没那么简单, 但我想说:虽然斜杠/零工盛行、人工智能来势汹汹、碎片化学习让人焦虑,专业认同岌岌可危, 但我却更相信知识传播的价值。专业知识从未如此精细分工, 从未如此容易被误解, 但我们也从未拥有如此好的机会,能够靠自己的知识,靠着自媒体操作,缔造过往唯有大企业、大媒体、大人物才能达到的成就。我相信这本书将能够提供有志于与大众对话的你,一个更有效率达到目标的方式。对专业人士来说如此, 对像我一样的跨领域学习者更如此。

    泛科学网站成立至今七年, 谢谢过去七年来曾协助过我,以及仍在持续跟我共同努力的同事;谢谢数百位教授跟各领域专家;谢谢从我开始「用科普写作打造个人品牌课」起就立刻报名支持的同学;谢谢泛科学脸书专页上 40 万点赞支持的脸友、YouTube 上 8 万多位订阅者、每月 100 万不重复的网站读者。若没有这段与各位同行的历程,就沉淀不出、精粹不了、升华不成这本书。

    泛科学网站的 1.5 亿浏览量, 当然还是比不上霍金博士,但想到我们正在跟随霍金博士前行,岂不是最大的快乐吗?

    泛科学总编辑 郑国威?备案号:YXX135G01ncz3ZzrGIyaR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