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来读小说网 >言情> 足球与暴力:绿茵场上的血色往事
足球与暴力:绿茵场上的血色往事

足球与暴力:绿茵场上的血色往事

简介:
激情与暴力、胜利与失意、呐喊与唏嘘……足球被誉为世界上最性感、最浪漫的运动,本专栏带你揭开足球运动的背面,那些血腥的、阴暗的、不公平的细节,也终究是它绕不开的命运。 足球与暴力:绿茵场上的血色往事
您要是觉得《足球与暴力:绿茵场上的血色往事》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微信里的朋友推荐哦!

《足球与暴力:绿茵场上的血色往事》第 1 节 利物浦的荣耀与伤痛 希尔斯堡惨案

    ()

    1989 年 4 月 16 日早晨,利物浦,海顿铃兰社区。

    英格兰前国家队队长杰拉德的爷爷,敲响了他们的家门。

    那年还不满 9 岁的杰拉德急匆匆地从楼上跑下来,因为他知道,肯定有什么事情发生了:「爷爷可不是那种星期六早上八点半会出门的人,更何况他住在一条街外。」

    前一天晚上,杰拉德全家都在电视机前知晓了在希尔斯堡球场发生的踩踏事故,他们在心里默默祈祷,希望不要有自己熟识的人去看了比赛。

    然而等到全家坐定之后,爷爷缓缓开口:

    「我得到了消息,保罗去世了。」

    保罗是杰拉德的表哥,也是希尔斯堡惨案中最小的遇难者,当时的他只有 10 岁。

    爷爷解释说,保罗的母亲杰奇,不知怎么着弄到了一张票。她知道让保罗看到这么一场重要的比赛意味着什么。

    他那么想去,家人的一个朋友就带着雀跃不已的他,去了 70 英里外的谢菲尔德。

    但他再也没有回来,再也没有从比赛中回来。

    1989 年的希尔斯堡惨案,让杰拉德失去了自己的表哥,让利物浦俱乐部失去了 97 名忠诚的球迷,也让这些亡灵在此后的 27 年里,都成为了冤魂。

    当天究竟发生了什么?

    1989 年 4 月 15 日,一场英格兰足总杯半决赛在英国谢菲尔德市的希尔斯堡球场拉开了帷幕。

    这座属于谢菲尔德星期三俱乐部的球场,在上世纪 80 年代的英格兰中部地区,堪称设施一流,所以英格兰足总多次把足总杯半决赛放在这里举办。

    就在这一天,这座球场迎来了利物浦和诺丁汉森林这两支队伍。

    在英国,英格兰足总杯的地位极其重要。这项从 1863 年开始举办的比赛,是世界上历史最为悠久的足球赛事。

    而在上世纪的七八十年代,利物浦俱乐部正是英国足坛的霸主,他们是欧洲赛事上的有力竞争者,在国内赛事中更是难寻对手,自然也包括足总杯这项古老而重要的赛事。

    这样的一支常胜球队吸引了无数的人追随其后,杰拉德和他的表哥就是其中的两位。

    「保罗崇拜着利物浦,和我一样每次穿起红衫的时候都充满着热情。我们如此相像:同样的默西塞德人,同样的爱好。我的家在利物浦郊区的希尔顿,保罗也加入了那里的街道足球队,骄傲地穿着他的利物浦球衣,在屋子周围踢来跑去。利物浦,对于保罗来说,就是整个世界。」

    于是在比赛当天,保罗和成千上万名利物浦球迷从位于英格兰西北部的利物浦,带着微笑一路向东赶往谢菲尔德,准备去支持自己心爱的球队。

    然而在当地,谢菲尔德所属的南约克郡的警队却如临大敌。

    根据警方的部署,谢菲尔德的大部分酒吧都将从比赛日午后关门歇业。

    在前往希尔斯堡球场的每条路上,警方设立了多个检查站,确保私家车、大巴车内没有藏匿含酒精的饮品,球迷没有处于醉酒状态。

    显然,南约克郡警方的检查重点指向了酒精。

    在如此繁复的检查程序之下,大批球迷都被耽误在了路上。

    下午 3 点开球的比赛,2 点半允许入场,但还有大量球迷没有赶到入口处。

    尤其是被分配到西看台的利物浦球迷。

    在希尔斯堡球场的设计中,西看台是容纳量最大的一片看台,因为在这一侧球门后的第 3、4 区,是传统的站席看台。

    然而在通往西看台的路上,球场外的公共道路——列平巷本身就很狭窄,而进入球场的入口数量又比其他看台要少。

    在外围警力拖慢了通往球场的行进速度,比赛又即将开始的情况下,西看台外已经聚集了大量等待入场的球迷。

    下午 3 点,负责现场治安的总负责人,同时也是警局局长的杜肯菲尔德,并没有遵循他的前任在两年前面临相似情况时的做法——延迟开球时间。

    他下令准时开球。

    双方球员开始入场,场内球迷发出了响亮的欢呼声,堵在场外的利物浦球迷深知比赛即将开始,拥堵情况愈发严重。

    其实在此时,入口处的利物浦球迷就感受到了人群的压迫感。

    负责在现场维持秩序的警官马歇尔,向指挥中心请求打开 C 大门,这原本是在退场时用作出口的大门。

    指挥中心的杜肯菲尔德先是拒绝了这一请求,然而当他发现 C 大门已经即将被人群冲开的时候,做出了新的决定:

    「打开大门,否则会有人重伤或身亡。」

    C 大门被警方打开之后,利物浦球迷开始进入球场,映入他们眼帘的便是第 3、4 区的出口通道,而就在此时,利物浦前锋比尔兹利一脚射门击中立柱,场内顿时变得人声鼎沸。

    在惊呼声的吸引下,场外的球迷迫切希望尽快入场,观看比赛,而原本应该在通道内、外指挥人群向两侧分流的警察全无踪影,于是在看台的铁丝网前,可怕的景象开始发生:

    警方已经犯下了第一个致命错误,但错误并未结束。

    随着人群数量越来越多,前排球迷的面庞也变得愈发扭曲,人群中要求警察打开铁丝网上的小门声音越来越响。

    那一刻,警方犹豫了。

    毕竟在那个年代,铁丝网就是用来阻挡情绪激动的球迷进入场内,没有指挥官的命令,没有人敢跨越这个雷池。

    本能拯救很多生命的小门,依然紧闭着。

    铁丝网内,球迷只好开始自救。看台两侧的球迷开始翻越栏杆,进入旁边的看台得以保命,二层看台的球迷也尝试着把人一个个拽上来,但数量十分有限。

    直至比赛进行了 6 分钟,警察终于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

    他们匆忙叫停比赛,打开小门,但是在那里,已经窒息和不省人事的躯体挡住了小门。

    3 点 15 分,第一批救护车来到了球场外。

    此时正应该是全面开展救治行动的时候,然而警方却只开放了一个出口,只允许一辆救护车进入场内。

    就在这一辆救护车往返于球场内外的缓慢过程中,球迷在无奈之下,只好把广告牌拆掉,用作运送死伤者的担架。

    更令人费解的是,警方要求救护车先将所有的死伤者转运到附近的一座根本没有医疗功能的体育馆。

    于是在历经这样的连番折腾之后,只有 14 名重伤员被送医,其中 12 人还未抵达医院就已死亡。

    当天晚间,验尸官确定了伤亡数字,94 名球迷失去了生命。

    4 天后,死亡人数增加到 95 人。

    4 年后,陷入昏迷的布兰德再也没有睁开眼睛,他就此成为了第 96 名遇难者。

    「死亡人数已经上升至 94 人,其中 24 人已被确认身份,包括一名 10 岁的小男孩。」

    新闻主播的这一番话和政府有关人员的上门通知,彻底击碎了杰拉德一家的心,然而让所有遇难者家属在此后二十余年都悲愤不已的时刻,才刚刚开始。

    事故发生的当天晚上,南约克郡警方召开了新闻发布会。

    时任警方发言人怀特虽然承认了「C 大门是在警方的指示下打开的」,但不认为 C 大门的打开和事故发生有着直接关系。

    当被问到「如何解释最后的结果」时,怀特公然宣称:

    「都是一群无序的人冲击的结果。」

    基于这一发言,警方在全面调查开始之后,将导致事故发生的「脏水」泼向了无辜的利物浦球迷。

    在媒体的报道中,杜肯菲尔德甚至推翻了警方此前的表态,告诉「关键人物」,C 大门是被利物浦球迷拉开的,而且现场充斥着醉酒和无票的球迷。

    得到了一系列的「爆料」之后,无良媒体开始陆续参与到这一阴谋当中。

    4 月 19 日,事故发生的第四天。

    欧洲冠军杯半决赛上,比赛双方——AC 米兰和皇家马德里集体向希尔斯堡惨案的遇难者致哀。

    AC 米兰球迷还唱起了利物浦的队歌《你永远不会独行》,这一幕感动了英吉利海峡对面的英格兰球迷。

    然而就在当天,英国著名通俗报纸《太阳报》在头版刊出了名为《Truth(真相)》的长篇报道。

    三个小标题分别为「球迷翻死难者的钱包」、「球迷朝着勇敢的警员小便」、「球迷痛打正在做人工呼吸的警员」。

    「当时麦肯齐是报社的主编

    ()

    ,他把文章标题改成了『真相』。

    我和麦肯齐说你不能这么写,他反问我为什么不能,我说我们不知道这是不是真相,这只是关于真相的一种说法而已。

    可他却说:『不用担心,我可以解释清楚的』。」

    时任太阳报记者阿诺德并没有说服麦肯齐,印着「真相」的头版标题就这样被分发到了英国的大街小巷。

    事故发生的两天后,大法官泰勒就接受英国内政大臣的任命,对惨案展开调查。

    8 月初,《临时报告》出炉。

    在报告当中,泰勒认定事故的主要原因在于警方对现场的控制不力。

    在当时的情况下,推迟比赛开球时间是最好的选择,因为西看台外的滞留球迷全部入场,至少需要到 3 点 40 分。

    如果既要比赛按时开球,又要球迷完成入场,就只能打开 C 大门,并且布置警力分流人群,所以球场出入结构也有问题。

    而且他发现,希尔斯堡球场的安全营业执照已经过期了整整 10 年。

    至于警方所宣称的「醉酒和无票球迷冲击造成了事故」,泰勒大法官指出,这些只是造成事故的次要原因。

    根据目击者估计和监控画面显示,醉酒球迷和球迷总量相比只是很小的一部分,无票球迷也不在多数。

    不过在普罗大众当中,严肃的调查报告永远没有媒体的猎奇故事受欢迎。

    提到希尔斯堡惨案,很多英国人的第一反应就是醉酒球迷和足球流氓,只有像杰拉德这样的遇难者家属和所有利物浦球迷清楚,所谓的「真相」都是一派胡言。

    正是从那时开始,《太阳报》便遭到了遇难者家属和利物浦球迷的集体抵制,杰拉德曾说:

    「《太阳报》永远不可能出现在梅尔伍德(利物浦训练基地)、安菲尔德(利物浦主场)或者我家。」

    最终,客观的《临时报告》并没有给 96 条生命带来公正的交代,也没有给利物浦球迷洗清冤屈。

    两年后,官方的死亡调查出炉。

    尽管《临时报告》已经不能再清晰地阐述了事故发生的原因,但在 1991 年 3 月 28 日,官方的死亡调查还是认定,惨案属于意外事故,无人需要对死难者负法律责任。

    这一结果深深刺伤了死难者家属和利物浦球迷的心。

    「我们的生活轨迹完全被改变了,因为我们必须要努力为我们的孩子要回正义,这样将来才有脸在天堂里面对他们。我们手中握有真理,但却无法从政府那里要来正义。警察自始至终都在撒谎,甚至编造证据,政府也一味为他们遮掩罪行。我们没有伸张正义的机会。」

    在希尔斯堡惨案中,另一名遇难者家属格拉弗的三个儿子一死一伤,只有一个买到了坐席的儿子幸免于难。

    不过,这一切其实早有预兆。

    在检察长提起诉讼的时候,他就收到了「建议」:事故的主要责任,杀人的过错,或者任何犯罪指控都不应该指向任何警察或者相关人员;

    也不能指向谢菲尔德星期三俱乐部、谢菲尔德市议会和球场安全工程师伊斯特伍德。

    这样一来,由于《临时报告》中的证词未经宣誓程序,所以不能被用作呈堂证供,检察长只能因证据不足而无法提起诉讼。

    更讽刺的是,官方调查结束之后,现场值勤的一些警察居然得到了大笔赔偿。

    其中 14 名当时在现场值勤的警察于 1996 年 11 月一共得到 120 万英镑的赔偿,理由是惨案给他们带来了所谓的「精神痛苦混乱」后遗症。

    真正在精神上蒙受痛苦的人们,却被晾在了一旁。

    官方调查出炉之后,满腔悲愤的格拉弗和其他几位死难者家属共同成立了希尔斯堡正义运动组织(HJC),希望通过自诉的方法来为遇难的亲属讨回公道。

    然而,这样的的自诉,从未成功过。

    利物浦作家麦克格文发现了一个惊天的事实,96 名遇难者当中的一些人在下午 3 点 15 分之后还活着。

    这个时间是第一辆救护车来到现场的时间,当时警方宣称所有 96 名遇难者都已死亡。

    他们自始至终,都没有承认过救助不利这个事实。

    调查者们还找到了霍尔德斯沃斯,希尔斯堡球场的录像技术员,他表示当时警察能够明显地看到当 C 大门打开时,通道已经非常非常拥挤。

    他还说,有两盘录像带在事故当晚,在俱乐部的控制间被盗走。

    然而这些发现,从未打动过高高在上的法官。

    为什么?

    这是萦绕在杰拉德和所有遇难者家属头上的困惑和愤慨:为什么在《临时报告》和《希尔斯堡》纪录片都已经发现疑点的情况下,官方却草草地将事故判定为意外?

    在英国媒体看来,答案便是事发时的英国首相——「铁娘子」撒切尔夫人。

    1979 年,保守党在大选中获胜,时任党魁的玛格丽特·撒切尔出任首相。

    上台之后,撒切尔逐步放弃了陷入萧条的英格兰北部工业区,位于英格兰西北的利物浦自然也包括在内。

    虽然撒切尔夫人大力推动各地进行经济转型,但在这一过程中,工人的收入开始明显下降,甚至有一些人失去了自己的工作。他们开始频繁发动罢工,但统统遭到了撒切尔夫人强硬手段的压制。

    「那时的利物浦,是英国失业率最高的地区之一,对于很多人来说,足球大概就是让他们忘却失落的一个出口。」

    就像当时兼任主帅的利物浦球员达格利什所说的那样,失意的工人用酒精麻醉自己,然后到球场发泄情绪,却逐渐演变成了政府面临的老大难问题:足球流氓。

    1985 年 3 月,来自伦敦东南部米尔沃尔的球迷,在卢顿俱乐部的主场引发骚乱,这件事让撒切尔心烦意乱。

    当时,撒切尔将时任英足总秘书长克鲁克叫到首相官邸,质问他要如何处理这些「足球流氓」。

    克鲁克立刻回击:「他们不是足球的流氓,而是『你的』流氓。我们足球运动不需要你的流氓。」

    两个月后,利物浦球迷就在比利时布鲁塞尔的海瑟尔球场,与尤文图斯球迷发生冲突。这场在看台上引发的暴乱,最终令 39 人失去了生命。

    这一切在撒切尔夫人看来,丢尽了英国的面子。

    最终,在她的提议和敦促下,欧足联宣布全面禁止英国球队参加未来 5 年的欧洲赛事,利物浦的禁赛时间更是长达 7 年。

    海瑟尔惨案的余波未平,利物浦球迷又成为了主角,只不过和四年前不同的是,这次利物浦球迷是纯粹的受害者。

    在不少人看来,由于对球迷群体的成见,撒切尔无视了真正的真相。

    她对劳工阶级的偏见和打压,无形中推动着官方对事件的定性,走向了截然不同的另一个结果。

    而对利物浦球迷来说,官方的态度无异于在他们已经很深的伤口上,撒了一大把盐。

    不过,政治从来不是一成不变的。

    2009 年 4 月 15 日,希尔斯堡惨案 20 周年纪念活动在安菲尔德球场举行,时任英国文化大臣的伯恩汉姆到场表示:「希尔斯堡的伤痕永远不会愈合,那很可怕,它不会随着时光慢慢摧毁。今天,首相希望我来传递信息,96 名因为去看球而丢掉性命的人,永远不会被忘记。」

    话音刚落,安菲尔德球场掌声和嘘声四起。

    当伯恩汉姆抬起头来时,整个球场响彻着「还 96 人公正裁决」的歌声,他无言以对,只好点头示意。

    球迷的愤怒让这位文化大臣在议会变为了有力的声援者。

    在他的倡导之下,希尔斯堡惨案独立调查委员会成立,并且在 2010 年 1 月份,希尔斯堡惨案独立调查委员会开始正式调查事件的真相,事情终于出现了转机。

    2011 年,14 万英国民众在政府的官方网站上联名签署了一份请愿书,请求公开希尔斯堡惨案大约 30 万份的历史档案文件。

    这些文件在 1991 年官方调查结束之后,被警方以「高级机密」为名,全部列入了 30 年内不能公开的保密档案。

    是时候让它们重见天日了。

    5

    「我代表政府和国家,向遇难者家属表示诚挚的歉意,正义来得太晚了。」

    2012 年 9 月 13 日,时任英国首相卡梅伦在国会下议院发表了一篇

    ()

    向希尔斯堡惨案遇难者的「完整道歉声明」。

    在前一天,利物浦市中心的圣公会大教堂前,独立调查委员会向公众宣布了全新的调查结果:

    「委员会已经认可了大法官泰勒的重要发现,证实了酿成惨案的主要原因是『警方在维持秩序上的巨大失败』」。

    在报告当中,独立调查委员会指出,警方不仅在当天未能圆满地完成工作任务,而且在事故之后选择推卸责任。

    其中 164 份调查文件被篡改,116 份警察的口述资料被标注有重大改动,不利于警方的证词都被删掉或修改。

    而在关键的 3 点 15 分之后,96 名遇难者中的 28 人「血液循环没有立即受阻」;31 人「心肺在踩踏后仍继续工作」;至少 41 人如果被及时救治有生还可能。

    真正的「真相」,终于大白于天下。

    于是在听取了调查报告的结果之后,卡梅伦为全体利物浦球迷进行了「平反」。

    「23 年了,那些本该是受害者的利物浦球迷,一直背负着不应有的罪名。调查结果还原了当时的真相,利物浦球迷并不是这起惨剧的制造者,我代表英国政府郑重道歉。」

    首相迈出这一步之后,南约克郡警察局长克朗普顿也在之后选择了道歉。

    时任《太阳报》主编麦肯齐则表示:「这已经过去了 20 年,一直以来我都为当时我做的那个头版深感愧疚,虽然当时的题目是《真相》,但里面显然却是充满了谎言的。我真诚地对此向收到伤害的人们表示歉意。」

    但是,遇难者家属和利物浦球迷的痛苦绝非一次「平反」和「道歉」就会消释的。

    得知调查报告的结果之后,杰拉德在利物浦俱乐部官方网站上发表了一片声明,他在其中写道:

    「希尔斯堡惨案幸存者以及遇难者家属们所展现出的勇气和尊严给我们所有人树立了榜样。23 年来,他们代表所有利物浦支持者寻求真相和正义。受害者和幸存者们不仅在 1989 年 4 月 15 日的谢菲尔德受难,过去二十几年,他们遭受了滥用权力者的可耻诽谤。」

    「作为遇难者家属,我知道痛苦是挥之不去的。」

    全新的调查报告出炉之后,英国最高法院在 12 月 19 日废除了 1991 年的判决结果,同时宣布了将对这一震惊世界的惨案重新调查。

    矛头重新指向警方之后,英国独立警察投诉委员会(IPCC)和独立调查官开始进行合作,1444 名退休和现役警员都被纳入了调查范围之内。

    「我们是在调查英国历史上最大一次的警方失职事件,调查的力度也是空前的。」

    历时一年多的调查之后,2014 年 3 月 31 日,新的希尔斯堡惨案审判在沃灵顿重新开始,前后持续的时间长达 2 年,这也是英国历史上历时最长的审判。

    在检方提供的大量证据面前,杜肯菲尔德终于承认自己对整个惨剧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正是他没能及时关上通道最终导致了大量的死亡。

    而在陪审团提出的的 14 个问题,其中包括「警方的计划是否有错」、「警方的引导措施是否有错」、「是否是警方要求打开大门」和「是否存在非法致死」等,这些问题的答案全部为「是」。

    只有一个答案是「否」,即「是否部分球迷的行为导致了危险状况」。

    于是在 2016 年 4 月 26 日,希尔斯堡惨案调查陪审团做出裁定,1989 年在希尔斯堡遇难的 96 名球迷并非意外身亡, 而是被「不合法杀害」。

    陪审员裁定球场的当值警察指挥官杜肯菲尔德玩忽职守,「要为严重失职造成过失杀人负责」。

    其中一位遇难者家属在走出高等法院门口之后,大声喊道:「96 人, 你们可以安息了。」

    正义, 还在路上。

    2019 年 11 月, 被指控涉嫌严重过失杀人罪的前南约克郡警察局局长杜肯菲尔德, 由七名女性和三名男性组成的陪审团在普雷斯顿刑事法院经过近 14 个小时的商议后,做出了无罪裁决。

    在陪审团看来, 这是他们「抛开个人情感,把职责放在第一位,用冷静、不带感情的视角去审视证据」所得出的结果, 然而遇难者家属却不认同这样的说法:「那么谁要对这些死亡负责呢?」

    最终幸存者和遇难者家属所能得到的, 就是一笔来自警方所支付的赔偿金,只不过后者需要支付赔偿金的遇难者家属,在今年又上升了一名。

    2021 年 7 月,迪瓦恩去世, 享年 55 岁, 根据法医鉴定的结果,迪瓦恩的死亡原因是「非法伤害」所造成的死亡, 所以希尔斯堡惨案的遇难者人数上升到了 97 人。

    在 2014 年接受《利物浦回声报》时, 迪瓦恩的家人讲述了伤势对他的影响,家人透露当年迪瓦恩的胸部被压碎了,以至于他的脑部经常缺氧。

    相较于其他 96 人, 迪瓦恩无疑是幸运的。

    他等到了公正的结果, 他等到沉冤昭雪的那一天, 而且他也等到了利物浦在 1989-90 赛季之后再次获得顶级联赛冠军的那一天。

    而利物浦人也从未忘记他们。

    去年 6 月 26 日, 利物浦锁定英超冠军,就在大家受到疫情影响,只能在小范围内欢庆的时候,利物浦后卫洛夫伦更新了自己的社交媒体:

    「96(爱心和哭泣表情), 梦想终究实现了。」

    但是, 更多的人只能从天堂向下俯瞰着这一欢庆时刻。

    杰拉德每次驾车驶进安菲尔德球场,都会在希尔斯堡惨案遇难者纪念碑前放慢车速, 扫过一个个遇难者的名字,最终停留在保罗这里。

    「划个十字,然后继续前行」。三十二年间, 杰拉德都会如此, 尤其是在他成为利物浦球员之后。1998 年,杰拉德在第一次代表利物浦一线队出场前,特意去拜访了保罗的父母, 「他们对我说:『你的表哥会为你感到骄傲的。』」

    「在比赛的时候,我感觉到表哥就在天堂看着我,为我完成了我们儿时共同的梦想而欣慰。」

    备案号:YXX1wDNmjJYC4nm4BKu5b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