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来读小说网 >重生> 安吴商妇(晚清女首富周莹传)
安吴商妇(晚清女首富周莹传)

安吴商妇(晚清女首富周莹传)

简介:
本书取材于清末发生在陕西省泾阳县安吴堡的一个真实故事。讲述了女主人公周莹从十八岁守寡到四十二岁病故的二十四个春秋中,以无畏无惧的精神与各种势力行斗争,成为一个中国历史上屈指可数的被封建王朝任命为“坐家道台”的女官吏,却最终留悲怆于身后的感人故事。作品以真实的场景再现了清末关中风土人情与民俗文化,是一部具有重要社会学价值和强烈感染力的文学作品。 安吴商妇(晚清女首富周莹传)
您要是觉得《安吴商妇(晚清女首富周莹传)》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微信里的朋友推荐哦!

《安吴商妇(晚清女首富周莹传)》第1章 引子1

    1872年夏。陕西三原县孟店村。

    夏日的黄昏,残阳如血。

    碧空里一丝丝薄如蝉翼的云,缓缓地飘过孟店村上空时,村子里几乎没有一个人注意到它的存在和美丽。此时此刻,人们对食物的渴望已到了急不可耐的地步,谁还有心思去欣赏美丽的画面呢?孟店村的“乡饮正宾”周玉良,在黄昏里迈着方步,沿着自己宅内通道在散步。多年养成的习惯,已经根深蒂固了。七十三岁高寿对他来讲,已经是梦里长寿、人间寿星了。

    周玉良一辈子活得十分开心,三十岁前几乎没管过家务琐事;三十岁后,日子蒸蒸日上。八个儿女和一群孙子孙女围绕在身旁,一家老少其乐融融,还有什么比这更值得高兴的呢?

    他慢悠悠地走到儿子周海潮的宅院门前时,并未惊动任何人,而是站在门口,向院子里望去,他对儿子住宅内的一砖一瓦,闭上眼睛都能一一道清它们的各自特色和风格。对周氏十七座宅第他可谓日看百遍也看不厌,父亲生前曾对他说过:“再过一百年,三原县也不会有第二座周宅出现,将来它会变成宝呀!”眼下,自己活到了这么一大把年纪,该把这片宝贝和生活重担交给孩子们管了。

    周玉良有七房妻妾,为他生了十一个儿女,其中三个未成人;在活着的八个儿女中,他把周氏未来百年的希望,寄托在周海潮身上。因为周海潮天生聪明,多谋多智,是个从商为官的难得人才。全靠他不懈地拼搏,才保住了三原首富的荣光,因此,平时他往周海潮的宅院进出的次数就多于去其他子女的住处。今天,他又一次站在周海潮的宅院门前看着,脸上带着晚霞般的笑容。他返老还童了,伸手拍了拍门口西侧的石狮子,瞅着门内屏风正上方的横匾,笑出声说:“‘克襄内政’四个字好啊!海潮有福,娶胡氏为妻,一切家庭内务,都不用操心,比老爸我有福呢。”说话间,他想抬腿进门,小儿子周海斌走来,喊住了他说:“爸,回家吃饭吧。”

    周玉良甩甩手说:“我咋没感到饿呀?”

    周海斌笑道:“爸往饭桌前一坐,闻到那股香味儿,准能胃口大开。”

    周玉良嘿嘿一笑:“有理,有理。咱们回家吃饭去。”

    夜幕降临的时候,劳动了一天的孟店村人,刚刚走向香气扑鼻的饭桌,准备吃晚饭时,从村外传来的人喊马嘶声,把全村人重新引出了各自院门。

    孟店村人还没明白过来发生了什么事,村四周的田野里,突然冒出黑压压一片手持刀枪棍棒和火枪的人,一手挥舞武器,一手高举火把,向着村庄围过来。

    孩子们的尖叫声、男人们的吼声、女人们的惊呼声,在夜空形成一股不断扩散开的声浪,迅速把孟店村淹没在惊恐、慌乱、六神无主的境地。

    孟店村陷入令人寒彻肌骨的旋涡。

    高举火把和各种武器的人群,包围住孟店村后,十几个骑着高头大马的剽悍男人,在火把照耀下,策马驰进村中。一个满脸胡须的汉子,抬臂举起手中的单响火枪,向空中呯地打了一枪后,对站在各自家门外的村人吼道:“孟店村人听着,我是回民起义军第一百三十八骠骑队头领马三阳,今晚来向你们筹粮筹银筹措军服来了。限你们村在三更前交给我们一百石粮,五十万两官银,八十匹马,四百件上衣,四百条裤子,否则,我们将把孟店村夷为平地。”

    孟店村是个有着三百多户人家的大村,村中周氏家族是三原县首屈一指的富户。马三阳率军围了孟店村,首先是冲着周氏家族的财富而来,所以,开出令人匪夷所思的价码,但在马三阳心里,这一价码对孟店村人来讲,仅仅是小菜一碟。

    正在深宅大院里细嚼慢咽的孟店村村主周玉良,听完在门口探听音信的小儿子周海斌禀报,把手里筷子一放,忽地离开座椅,睁大眼睛自言自语道:“马三阳不是一盏省油的灯,这回咱孟店村要遭大劫难了!”

    周海斌忙问:“爸,你知道马三阳这个人?”

    周玉良叹道:“马三阳的爸叫马明康,同治元年陕西回民起义时他也拉了一杆人。马明康并不是回民,他是甘肃庆阳人,率军横扫渭北时,被皇上派兵围歼,兵败后逃往甘肃途中,迷路撞进咱孟店村。当时你二哥在村里主事,接待马明康时在饭菜里下了迷药,迷倒了马明康和他十五个结拜兄弟,然后报了官。马明康等人被官府处斩。暴尸第二天,马明康的儿子马三阳逃亡途中得知消息,连夜潜回,趁夜黑偷走了马明康的人头,临走投信给我,发誓有朝一日,一定要为他爸报仇雪恨。当时爸并没往心里搁,以为马三阳只不过是一句话,岂料时隔十三年,马三阳真的来向咱们索仇了!”

    周海斌一下怔在那里。他活了二十一岁,还是头一次知道这回事,急得满头流汗,说:“爸,咱孟店村怕是凶多吉少了。爸就是把一百石粮,五十万两官银,八十匹马,四百套衣服全给了马三阳,他也不会善罢甘休呀!”

    周玉良说:“爸怕的正是这一点。”

    这时,得到通知的周玉良四个儿子,从各自院子来到周玉良住的院子堂屋里,共同商讨对策。父子六人商量了足足一顿饭时间,也没能商量出个一致意见。赞成满足马三阳条件的三儿子周海潮说:“把马三阳这个瘟神打发走,不仅能保住周氏家族生命财产,而且能保住孟店村人的平安,否则,结局就难预料了。”反对向马三阳低头的二儿子周海清则说:“马三阳是惯匪,他爸马明康被斩后,他占山为王,当了土匪,杀人劫财,无恶不作。眼下又趁回民起义,打着起义军的旗号发国难财,咱们若满足了他的勒索,岂不是助纣为虐?退一步讲,眼下他就是不杀咱们,事后,让朝廷和官府知道了咱们资助马三阳的事,咱也逃不脱一个通匪的罪名,得砍头呀!”

    周玉良听完二儿子的话,一拳擂在桌面上说:“大家别争了,事到如今,给是个死,不给也是个死!若让官府砍头,还不如让马三阳砍了咱们的头,将来官府知道了,咱也落个满门忠烈的名声。”

    五个儿子见老爸表了态,同声说:“我们听爸的,爸说咋办都成。”

    周玉良胸脯一挺说:“通知全村人,准备和马三阳对着干。告诉全家人抄家伙上房。马三阳的人马若攻进咱周家大院,所有金银财宝归他;他若打不进来,咱就是胜利者。只要咱们能守到天明太阳升起来,官府定会来为咱孟店村解围。”

    周海玉、周海清、周海潮、周海水、周海斌五兄弟,按照父亲周玉良的吩咐,立即各回各院,把家丁庄勇和凡能上阵的男女组织起来,堵死了院门,上房的上房,伏墙的伏墙,准备与马三阳决一死战。

    孟店村人等了一更天工夫,得知村主周玉良拒绝马三阳勒索,决定和马三阳兵戎相见后,把能用的家伙全拿了出来,上房堵门,进入临战状态。

    马三阳在同治元年跟随父亲马明康起义失败,父亲马明康被周玉良的二儿子报官后,马三阳逃回陕甘边界山中,拉起一杆旗,经过十年苦心经营,聚集起三百多人马。回民发动又一次起义的第二个月,他便把联络到一块的十几支山大王聚集到自己旗下,打出回民起义军第一百三十八骠骑队旗号,一路杀出山来,一心想在浑水中摸到条大鱼,报父仇、发大财。

    马三阳边打边走,专走小路,经过二十多天行军,在麦黄前夕,悄悄逼近孟店村。他本想来个一吓二拿三杀,报了仇,雪了恨,还不损兵折将,待官兵得知消息,他已鞋底抹油,溜回了老巢。所以,包围住孟店村后,他向孟店村人宣布了自己开出的条件。原以为孟店村人和周玉良父子为保命,会立马把粮食、银子、马匹、衣服一股脑儿送到他手里。不料,等了一个多时辰,不仅没收到一个麻钱、没见到一件衣服,连孟店村人也没一个出来向他回一句话。

    马三阳知道自己一吓二拿三杀的策略失败了,脸往下一沉,回身对自己身边的山大王们说:“孟店村人不买咱爷儿们的账,咱爷儿们只有叫剑出鞘、刀见血、枪上膛了。”十几个大大小小头目,虽然举着起义的旗号,可骨子里仍是有奶便是娘的刀客、棒子客,听马三阳一说,唰地把手里刀剑一举,吼道:“弟兄们,把家伙亮出来!”

    孟店村以周宅为中心,形成一个南北长、东西窄的建筑群,周宅占地一百六十亩,由东至西一字排开,建有十七座院落,一道砖砌高墙呈长方形将十七座院子围住。围墙北边设有三个大门,中间大门平时很少开启,家人出入时,规定主子走东门,下人与车马走西门,逢节日或重大事件才开启正门。街门至宅第中间空地形成扇状,铺有十七条砖砌甬道,甬道之间为花圃广场,各宅第门外两边为拴马桩、上马石,第九座宅第门前有周氏华表。围墙南边设有两个大门,门内为马厩、车棚、粮仓、猪舍、厕所以及下人住房。中间有一道矮墙将正宅隔开,矮墙内为各宅主子后花园与厕所。矮墙上开一门,平时上锁,只有主子用车马时才开启。围墙四角建有四座望月楼,平时为巡更人员值更处,遇紧急情况,则可起到抵御入侵者的功能。

    一千多人马,围住一个孟店村,自然是声势不一般了。

    马三阳耀武扬威,率马队在村中来回冲了一遍,见没人敢照面,便下令:“给我往院子里冲!”

    1872年夏。陕西三原县孟店村。

    夏日的黄昏,残阳如血。

    碧空里一丝丝薄如蝉翼的云,缓缓地飘过孟店村上空时,村子里几乎没有一个人注意到它的存在和美丽。此时此刻,人们对食物的渴望已到了急不可耐的地步,谁还有心思去欣赏美丽的画面呢?孟店村的“乡饮正宾”周玉良,在黄昏里迈着方步,沿着自己宅内通道在散步。多年养成的习惯,已经根深蒂固了。七十三岁高寿对他来讲,已经是梦里长寿、人间寿星了。

    周玉良一辈子活得十分开心,三十岁前几乎没管过家务琐事;三十岁后,日子蒸蒸日上。八个儿女和一群孙子孙女围绕在身旁,一家老少其乐融融,还有什么比这更值得高兴的呢?

    他慢悠悠地走到儿子周海潮的宅院门前时,并未惊动任何人,而是站在门口,向院子里望去,他对儿子住宅内的一砖一瓦,闭上眼睛都能一一道清它们的各自特色和风格。对周氏十七座宅第他可谓日看百遍也看不厌,父亲生前曾对他说过:“再过一百年,三原县也不会有第二座周宅出现,将来它会变成宝呀!”眼下,自己活到了这么一大把年纪,该把这片宝贝和生活重担交给孩子们管了。

    周玉良有七房妻妾,为他生了十一个儿女,其中三个未成人;在活着的八个儿女中,他把周氏未来百年的希望,寄托在周海潮身上。因为周海潮天生聪明,多谋多智,是个从商为官的难得人才。全靠他不懈地拼搏,才保住了三原首富的荣光,因此,平时他往周海潮的宅院进出的次数就多于去其他子女的住处。今天,他又一次站在周海潮的宅院门前看着,脸上带着晚霞般的笑容。他返老还童了,伸手拍了拍门口西侧的石狮子,瞅着门内屏风正上方的横匾,笑出声说:“‘克襄内政’四个字好啊!海潮有福,娶胡氏为妻,一切家庭内务,都不用操心,比老爸我有福呢。”说话间,他想抬腿进门,小儿子周海斌走来,喊住了他说:“爸,回家吃饭吧。”

    周玉良甩甩手说:“我咋没感到饿呀?”

    周海斌笑道:“爸往饭桌前一坐,闻到那股香味儿,准能胃口大开。”

    周玉良嘿嘿一笑:“有理,有理。咱们回家吃饭去。”

    夜幕降临的时候,劳动了一天的孟店村人,刚刚走向香气扑鼻的饭桌,准备吃晚饭时,从村外传来的人喊马嘶声,把全村人重新引出了各自院门。

    孟店村人还没明白过来发生了什么事,村四周的田野里,突然冒出黑压压一片手持刀枪棍棒和火枪的人,一手挥舞武器,一手高举火把,向着村庄围过来。

    孩子们的尖叫声、男人们的吼声、女人们的惊呼声,在夜空形成一股不断扩散开的声浪,迅速把孟店村淹没在惊恐、慌乱、六神无主的境地。

    孟店村陷入令人寒彻肌骨的旋涡。

    高举火把和各种武器的人群,包围住孟店村后,十几个骑着高头大马的剽悍男人,在火把照耀下,策马驰进村中。一个满脸胡须的汉子,抬臂举起手中的单响火枪,向空中呯地打了一枪后,对站在各自家门外的村人吼道:“孟店村人听着,我是回民起义军第一百三十八骠骑队头领马三阳,今晚来向你们筹粮筹银筹措军服来了。限你们村在三更前交给我们一百石粮,五十万两官银,八十匹马,四百件上衣,四百条裤子,否则,我们将把孟店村夷为平地。”

    孟店村是个有着三百多户人家的大村,村中周氏家族是三原县首屈一指的富户。马三阳率军围了孟店村,首先是冲着周氏家族的财富而来,所以,开出令人匪夷所思的价码,但在马三阳心里,这一价码对孟店村人来讲,仅仅是小菜一碟。

    正在深宅大院里细嚼慢咽的孟店村村主周玉良,听完在门口探听音信的小儿子周海斌禀报,把手里筷子一放,忽地离开座椅,睁大眼睛自言自语道:“马三阳不是一盏省油的灯,这回咱孟店村要遭大劫难了!”

    周海斌忙问:“爸,你知道马三阳这个人?”

    周玉良叹道:“马三阳的爸叫马明康,同治元年陕西回民起义时他也拉了一杆人。马明康并不是回民,他是甘肃庆阳人,率军横扫渭北时,被皇上派兵围歼,兵败后逃往甘肃途中,迷路撞进咱孟店村。当时你二哥在村里主事,接待马明康时在饭菜里下了迷药,迷倒了马明康和他十五个结拜兄弟,然后报了官。马明康等人被官府处斩。暴尸第二天,马明康的儿子马三阳逃亡途中得知消息,连夜潜回,趁夜黑偷走了马明康的人头,临走投信给我,发誓有朝一日,一定要为他爸报仇雪恨。当时爸并没往心里搁,以为马三阳只不过是一句话,岂料时隔十三年,马三阳真的来向咱们索仇了!”

    周海斌一下怔在那里。他活了二十一岁,还是头一次知道这回事,急得满头流汗,说:“爸,咱孟店村怕是凶多吉少了。爸就是把一百石粮,五十万两官银,八十匹马,四百套衣服全给了马三阳,他也不会善罢甘休呀!”

    周玉良说:“爸怕的正是这一点。”

    这时,得到通知的周玉良四个儿子,从各自院子来到周玉良住的院子堂屋里,共同商讨对策。父子六人商量了足足一顿饭时间,也没能商量出个一致意见。赞成满足马三阳条件的三儿子周海潮说:“把马三阳这个瘟神打发走,不仅能保住周氏家族生命财产,而且能保住孟店村人的平安,否则,结局就难预料了。”反对向马三阳低头的二儿子周海清则说:“马三阳是惯匪,他爸马明康被斩后,他占山为王,当了土匪,杀人劫财,无恶不作。眼下又趁回民起义,打着起义军的旗号发国难财,咱们若满足了他的勒索,岂不是助纣为虐?退一步讲,眼下他就是不杀咱们,事后,让朝廷和官府知道了咱们资助马三阳的事,咱也逃不脱一个通匪的罪名,得砍头呀!”

    周玉良听完二儿子的话,一拳擂在桌面上说:“大家别争了,事到如今,给是个死,不给也是个死!若让官府砍头,还不如让马三阳砍了咱们的头,将来官府知道了,咱也落个满门忠烈的名声。”

    五个儿子见老爸表了态,同声说:“我们听爸的,爸说咋办都成。”

    周玉良胸脯一挺说:“通知全村人,准备和马三阳对着干。告诉全家人抄家伙上房。马三阳的人马若攻进咱周家大院,所有金银财宝归他;他若打不进来,咱就是胜利者。只要咱们能守到天明太阳升起来,官府定会来为咱孟店村解围。”

    周海玉、周海清、周海潮、周海水、周海斌五兄弟,按照父亲周玉良的吩咐,立即各回各院,把家丁庄勇和凡能上阵的男女组织起来,堵死了院门,上房的上房,伏墙的伏墙,准备与马三阳决一死战。

    孟店村人等了一更天工夫,得知村主周玉良拒绝马三阳勒索,决定和马三阳兵戎相见后,把能用的家伙全拿了出来,上房堵门,进入临战状态。

    马三阳在同治元年跟随父亲马明康起义失败,父亲马明康被周玉良的二儿子报官后,马三阳逃回陕甘边界山中,拉起一杆旗,经过十年苦心经营,聚集起三百多人马。回民发动又一次起义的第二个月,他便把联络到一块的十几支山大王聚集到自己旗下,打出回民起义军第一百三十八骠骑队旗号,一路杀出山来,一心想在浑水中摸到条大鱼,报父仇、发大财。

    马三阳边打边走,专走小路,经过二十多天行军,在麦黄前夕,悄悄逼近孟店村。他本想来个一吓二拿三杀,报了仇,雪了恨,还不损兵折将,待官兵得知消息,他已鞋底抹油,溜回了老巢。所以,包围住孟店村后,他向孟店村人宣布了自己开出的条件。原以为孟店村人和周玉良父子为保命,会立马把粮食、银子、马匹、衣服一股脑儿送到他手里。不料,等了一个多时辰,不仅没收到一个麻钱、没见到一件衣服,连孟店村人也没一个出来向他回一句话。

    马三阳知道自己一吓二拿三杀的策略失败了,脸往下一沉,回身对自己身边的山大王们说:“孟店村人不买咱爷儿们的账,咱爷儿们只有叫剑出鞘、刀见血、枪上膛了。”十几个大大小小头目,虽然举着起义的旗号,可骨子里仍是有奶便是娘的刀客、棒子客,听马三阳一说,唰地把手里刀剑一举,吼道:“弟兄们,把家伙亮出来!”

    孟店村以周宅为中心,形成一个南北长、东西窄的建筑群,周宅占地一百六十亩,由东至西一字排开,建有十七座院落,一道砖砌高墙呈长方形将十七座院子围住。围墙北边设有三个大门,中间大门平时很少开启,家人出入时,规定主子走东门,下人与车马走西门,逢节日或重大事件才开启正门。街门至宅第中间空地形成扇状,铺有十七条砖砌甬道,甬道之间为花圃广场,各宅第门外两边为拴马桩、上马石,第九座宅第门前有周氏华表。围墙南边设有两个大门,门内为马厩、车棚、粮仓、猪舍、厕所以及下人住房。中间有一道矮墙将正宅隔开,矮墙内为各宅主子后花园与厕所。矮墙上开一门,平时上锁,只有主子用车马时才开启。围墙四角建有四座望月楼,平时为巡更人员值更处,遇紧急情况,则可起到抵御入侵者的功能。

    一千多人马,围住一个孟店村,自然是声势不一般了。

    马三阳耀武扬威,率马队在村中来回冲了一遍,见没人敢照面,便下令:“给我往院子里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