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来读小说网 >都市> 辉煌裂变效果快来
辉煌裂变效果快来

辉煌裂变效果快来

简介:
残雪,中国文化土壤下生长的奇异之花,她的创作与评论一直备受关注;卡尔维诺,以其充满奇思妙想、风格独具的作品,得到世界文坛的推崇。继对卡夫卡、博尔赫斯等现代大师独辟蹊径的评论后,残雪再一次借诗解诗,兼以 辉煌的裂变
您要是觉得《辉煌裂变效果快来》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微信里的朋友推荐哦!

《辉煌裂变效果快来》

    美、距离及结构

    ——读《月亮的距离》

    在这个青色的、莫测的天穹里,“她”的出现总是在我们人类的心灵里激起情感的波涛。“她”有时像金钩,有时像银盘,既遥不可及又夜夜入梦。诗人们将她称之为“美”。她来自人类的创造,同人类有数不清的情感瓜葛,却又扬着她那苍白的脸义无反顾地远离了人群。而这远离,又给地球上的人们带来更强烈的美感。这一夜又一夜的绵绵无尽的思念,这说不清道不明的献身的冲动,这随她临近而生出的激荡,随她远去而留下的绝望,究竟是怎么回事?又是受什么东西操纵的?卡尔维诺以诗解诗,其激情的饱满与高昂无人能超越。

    从前,月亮同地球离得非常近,是海潮将她一点一点地推向了远方。 [1]

    一开篇诗人就描述了创造中的结构,即,地球吸引着月球,月球激起海潮,而海潮又迫使月球同地球不断拉开距离。这就是从古到今人类精神追求的基本结构。由此便揭开了这个几千年的精神之谜:渴望同距离成正比。

    大海上小船里的每一个人都渴望着月亮,因为她是美与自由的化身,也因为她身上储藏着丰富的精神养料。可是对于每一个人来说,这种渴望并不是呈现同样的形式。

    聋表弟的渴望以最直接的、充满美感的形式表现出来。他,这个听不见世俗噪音的最纯粹的人,遵循心的召唤,第一个登上月球,进行了天才的自由的表演。但他还不满足,他想“将全身印在月球的肉身上”。 [2] 也就是说,将月亮变成属于他的月亮。他的奔放的活力,他的天才的灵感,他对于理念的狂热,无不让读者想起现实中的艺术家。他必定在月球的隐蔽处见到过真正的光,所以他同世人格格不入,唯有月亮的临近,才能给他带来生活的激情。这位聋表弟,似乎就是为这每月一次的生命涨潮而活着。他并且在最后,当真正的绝望降临之际,以他无比高超的技艺和永恒不破的决心,向人们全面展示了人性之美,理想之永存。

    那由几百根竹竿连接,依仗奇异的力量伸向遥远飘缈的月球的感应器,本身也传递着如电流般强烈的自由渴望。受到刺激的月球立刻加入了这场游戏,距离的障碍于一瞬间彻底消失。高难度的追求的写真画面,再现了艺术和艺术家在当今的生存状况,即,绝境正是无限希望的所在。

    那么船长夫人的渴望又是什么样的呢?这位夫人的爱情梦想过于高贵,从一开始就注定了是无法通过世俗的途径来实现的——聋表弟根本就听不见一切世俗意义上的表白。在经历了无数次徒劳的努力之后,夫人渐渐窥破了谜底。谜底就是只有抛弃世俗,让自己成为那遥远的月亮上的“色彩”,也就是成为“美”本身,她才能将这无望的爱情进行到底。诗人卡尔维诺通过这个人物的描述将爱情与艺术的追求完全等同起来了。距离如此之遥远的月球,正是艺术与爱情的居住之地,而月球与地球上的“我们”之间的关系,是大自然奥秘的核心。

    船长的夫人弹着竖琴。在夜里,她那长长的手臂如同鳗鱼一样闪着银光。她的腋窝既黑暗又神秘,如同刺海胆。琴声甜蜜却又刺耳…… [3]

    这位夫人还生着钻石般的眼睛,既光芒四射,热情似火,又坚贞、决绝,呈现出透明的冷静。她的琴声就是她的舌头,唱出集柔媚与尖锐于一体的矛盾之爱。而她的决心,也是在这心灵的尖叫中逐渐形成的。这位爱情高手无师自通地就懂得了自己的唯一出路,即,分裂自身,让距离来制造奇迹。恋爱的人,在爱情中都会成为月亮。或者说,是他们使月亮成为了月亮。因为惨烈的分裂,爱人们的痛苦同幸福同样巨大。

    那么船长夫人对聋表弟的爱是虚幻的吗?掩卷深思便会明白,没有任何纯粹的肉体之爱可以同这种太空中的渴望抗衡。夫人在使月亮成为月亮的同时,也使人类的爱情同永生相联。是那遥远神秘的倩影,使得地球上的生物的欲望涨潮。

    描述者“我”,是一个更有人间烟火味的、表层一点的人物。我爱船长夫人,我如同世俗中的创作者一样,半是清醒半是盲目,依仗体内的原始欲望的冲撞来开拓自己的精神生活。我的认识往往比我的行动慢半拍,我时刻处于致命的矛盾中。

    我渴望握住夫人丰满坚挺的乳房,我也想抱紧她的臀部,对我来说,她身上的引力比月亮还要强大。可是我很快就陷入了痛苦,因为夫人爱的是聋表弟。月亮赋予了表弟无穷的魅力,夫人虽有美丽的肉身,但她更爱表弟身上散发的灵魂之美。我悲哀地唱道:

    每条发光的鱼儿漂浮啊,漂浮;每条黑暗的鱼儿啊,在海底,在海底…… [4]

    这正是我那无望的爱的写照。我,夫人,聋表弟三人构成奇特的三角恋。我从夫人的眼中看出她对表弟的爱,我又由这“看”而生出更强烈的对于夫人的爱。每当我对他们之间的关系的认识加深一层,我对夫人的爱的程度也更强烈。这递进的情感关系便是写作者灵魂各部分之间的关系,看上去难以理解,其实是在制约中发展的图像。

    我终于既偶然又必然地脱离了世俗,到达了夫人所在的颠峰之地,让爱情进入了一个陌生的新纪元。然而在这个高寒纯粹的月球上,我的爱忽然停滞了,面对朝思暮想的爱人也不再心潮澎湃了。这时我才悟到了,爱情只能发生在两个星球的恩恩怨怨中,发生在矛盾的摩擦中。离开了人间烟火,再热烈的爱情也要变冷。并且爱的基础是生命力,离开了产生生命力的地球,爱就无法维系——活着,才有爱。

    ……一种自然力驱使着我,命令我回到地球。于是我忘却了将我带往此地的那个动机。也许可以说,我比任何时候都更加意识到了这个动机,以及它那不幸的后果…… [5]

    是爱的动机将我带往月球;为了重新获得生命力,以延续这爱,我又离开了月球。也许我命中注定了只能在两个星球之间往返?难道我不是正在经历爱情吗?

    爱情使人成为人。人一旦独立,就面临分裂。我们这些地球上的人们啊,都在月圆的夜晚经历着爱情的高潮。

    船长是一个暧昧的人物。但分析了以上诸人物之后,他那阴影中的形象便显示出来了。他是艺术家身上的理性和睿智。他深深地懂得,艺术要通过压榨才有可能诞生。所以当我要跟随夫人上月球之际,我就遭到了呵斥,他说地球上还有工作要我做。那是什么样的工作呢?那是令我焦心如焚的思念,还有火一般的渴望。就是这种“工作”,这种情感的快速积累导致了我的大爆发,我终于不顾一切地向着月球突围了。而这,正合船长的“安排”。

    船长早就知道夫人终将去月球,他也知道他对妻子的爱必须拉开距离才能维持——一起在世俗中纠缠这爱必定窒息。

    ……至于船长,他最盼望的是摆脱他的妻子。其实,她刚一被隔离在月球上面,他就开始放任自己,恢复了往日的那些劣习。 [6]

    在地球上犯罪,向月球忏悔;在世俗中沉沦,向着月亮升华——典型的“艺术生活”。我们每一个读者,只要自己想要,就可以过这样的生活。

    这位面无表情,脸上盐渍重重、满是焦油般的皱纹的船长,深谙人生的处境与爱的真谛,他坚韧地、从容地展示着困境中的爱情。

    创造

    ——读《黎明前》

    在这一篇里诗人描述了一次创造,一次“无中生有”的心灵运动。

    创造开始之前,人必须在那个悬置的中间地带耐心地等待。人睡在寒冷的星云里,排除了一切杂念,仅仅弄出点声响来表示存在——因为时间和方位都不可靠。然而在悬置中创造者并不是无所作为的:

    她(我的姐姐)总是凝视着黑暗,一边摆弄小小瀑布里头的尘埃微粒,一边自言自语,还爆发出如同小小尘埃瀑布一样的轻轻笑声。无论是醒着还是睡着,她始终在做梦……(此处略去一句)她梦见(我们可以从她的梦呓中领悟到)那些比黑暗更深一百倍的黑暗。它们更为多样化,也更光滑柔软。 [7]

    简言之,这位女孩梦到的就是当年浮士德为了创造而钻入地底见到的那种东西——无形无色却又无比宜人的东西。当人将自己置身于精神的宇宙,做好了身体上的准备之后,人就开始摆弄自己里面的那些东西了。那里面的东西虽黑却有层次,深不见底却又给人以质感,无法言传却可以意会。当然,那就是诗,姐姐是最纯粹的诗人。她总在创造,每时每刻执着于那些最黑最深的东西。“我”所处的这个有与无之间的黑暗宇宙其实也是我内部的宇宙。那个时候,还没有感觉得到的物质。然后忽然就有了一些兆头——父亲“碰到”了某种东西;母亲睡觉的星云被她的体重压出了痕迹;小弟则在那里玩一个“东西”。这是语言成形的前奏,一种暧昧的交合,其氛围有点令人恶心。一切都还意义不明,但决不是没有意义。

    当时我不知道自己是在睡觉还是醒着,我听到父亲在喊:“我们碰到了一个东西!”这是一句没有意义的话(因为那以前没有任何东西碰到另外的东西,肯定如此),但一旦这句话被说出来。它就具有了意义……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