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又搞突然袭击-《花季雨季》

(第1页)

上课了,教语文的陈老师进了高一(4)班,手里拿了一叠考卷说:“开学到现在己有两个星期了。

今天进行一次单元考,桌面除了笔和涂改液。

其它东西都收起来!

“又搞突然袭击!

完了完了,死定了!”

有人习惯性地嘟嚷着。

但是卷子一接到手,便只有春蚕进食声了。

陈老师出的卷子总是满满当当,不抓紧时间很难做完,埋头作答是正道。

不过,半个小时后,有些人像化学反应中不安分的原子,开始活动了。

余发首先想到的救兵是王笑天,他瞄了老师一眼,老师望着窗外,好像在欣赏什么。

余发放心了,将问题写在小纸条上,揉成一团扔给最后一排的王笑天。

就在这时老师转过身来,巧的是纸团不偏不倚正好落在后面的垃圾桶里。

老师皱了一下眉,没有言语,低头改作业。

余发连忙又扔了团纸过去。

老师走下去拾起来,一看是张白纸,说“上课不要乱扔垃圾”

,又回到讲台。

作弊虽然未遂,但是也没被老师抓获,余发暗自得意:“老师怎么斗得过学生!”

五六十年代的学生视作弊为“大逆不道”

,到了八九十年代,学生则视之为“值得同情的行为”

本来嘛,平时不读书的想捞个及格,成绩不差的想考好,成绩好的想得第一。

作弊在他们看来,并不怎么可耻,相反,作为考试的一种“对策”

成了公开的秘密。

所以考试前,同学之间常有半真半假的玩笑:“兄弟,这次考试全靠你了。”

“通点水来。”

“你要会do才是。

……”

不过现在余发不敢轻举妄动了。

陈老师看起来在改作业,实际上是一心两用。

她不时用眼睛余光扫描全班。

递条子,翻书、窥测左邻右舍均无从下手,只能自己硬着头皮做了。

先易后难,这个最基本的考试技巧余发当然懂,但是找来找去,居然找不到一题容易的!

看来只能撞运气了——用拈阄儿办法来对付选择题。

弄几个纸团拈来拈去肯定是不行的,老师看见你手上有纸团,准把它当作是别人传递过来的“情报”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