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者序 二-《月亮和六便士》

(第1页)

作为一部十几万字的小说,一个四十岁才学画画的证券经纪人,从现代文明社会步入原始的森林,祸害了三个女人,成了一个自成一格的画家,内容够丰富,人物够立体,故事够好看,情节够抓人,起码应该算是一部平均水准的长篇小说了。

但是,即便果真如此,在盛产小说的英国,它恐怕还是只有被淹没的命运。

它的声誉如今依然很旺,它仍然是很受欢迎的一部小说,是因为它和一个名叫高更的法国画家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只要高更的画作不死,这部小说想死也难。

实际上,毛姆当初之所以决心参考高更的生平写这部小说,很可能就是受了高更那幅著名的画作的启示:我们从何处来?我们是谁?我们向何处去?小说的主人公斯特里克兰德一生活动的轨迹仿佛就是在图解这幅画的题目,或者说这幅画的题目就是毛姆写作这部小说的纲领。

高更把这幅画看作“哲学作品”

,还提醒观众应该从右向左阅览。

画面上共有十三个人:第一组四个人,一男两女一儿童,儿童象征了生命的开端;第二组四个人,两男两女,其中最显眼的男子在摘果子,他们象征亚当和夏娃;第三组五个人,最远处的一个是一个偶像,老妇人代表生命的终结。

狗、猫、鸟若干动物,植物、石头、水和天空等无疑是表现混沌初开的世界。

高更这幅画和毛姆小说的结尾相吻合,或者说毛姆用文字再现了高更最后一幅力作。

在高更的生活中,他画完这幅画后,便爬上附近一座小山的山头,服下了大量砒霜,却自杀未遂,大病一场。

毛姆笔下的斯特里克兰德晚年患了麻风病,残肢断臂,几成一堆烂肉碎骨,惨死在小屋里。

现实与虚构中的人物结局虽然不同,但是他们为了追求理想而不惜生命的勇气是相通的。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