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据张峦解释,昨日是刘千户请他喝酒,却是在他当初赎买那个女校书的私寓。
原来这家共有两个“女儿”
,年长的就是刘千户家中那个妾,另一个今年才十五,生得花容月貌,又熟读诗书,精擅琴艺,因此立志要挑个清贵的读书人与自己梳笼。
而刘千户将张峦带去的目的,自是不言而喻。
而张峦之所以并未拒绝,却是因为刘千户近日来一直都在拉拢于他,他察觉到此中有异,已然回报上官,上官则让他虚与委蛇,试探出刘千户的目的。
眼看他连官场中的密事都要说出来了,金氏这才抬手打断他,“当真如此?”
张峦连忙表白,“自是如此,我娶你时便承诺过绝不会纳妾,至今未敢忘。
不曾告诉你,是我的不是,好娘子便饶了为夫这一遭儿吧……”
后面便是张峦黏黏糊糊的向金氏求饶了,九焰收起精神力,只觉得自己实在多心。
父亲这么多年只有母亲一个,光靠承诺就够了么?不,就像外头传言的那样,母亲驭夫有道,哪怕百炼钢也会被她变成了绕指柔,何况一个小小的张峦?
第31章风流
最终张峦亲口保证,一定会拒绝刘千户,日后也不会去这些地方应酬,这才将金氏哄转回来。
张峦是文官,那刘千户却是武职,实际上两者之间的干系并不大。
只是辽东不同其他地方,是大明边疆门户,战争时有发生,武官在这里的权利要比文官大得多,必要时候甚至可以插手政务。
所以张峦虽然是文官,平时也不得不与那刘千户往来应酬,以期推行政务的时候,他们能给个方便。
不过就算不去应酬他,影响应该也不大。
毕竟张峦并不是宽甸的主官。
“反正这些年我也看开了,以我的资质,就算再怎么用心,也就是做个小官。
还不如将精神放在家中,教导儿女,说不定将来他们光宗耀祖,我这个做父亲的也跟着面上有光。”
张峦道。
说出这番话,对他来说,也是经过了深思熟虑的。
年轻的时候,张峦心中未尝没有些远大的想往和抱负,只是这些年在官场中的经历,让他渐渐看明白了自己的处境,能走到哪一步,也算是心里有数。
尤其是这六年在辽东,虽然自己的官职不显,心里的劲头也不如在京城的时候足,然而一家人的日子,却是过得和美无比。
相较而言,张峦觉得,这种安稳更加难得。
之前去应酬刘千户,是官场的规矩,但就算他不去,别人也说不出什么来。
金氏与丈夫心意相通,知道他的想法后,倒是很支持他。
只是又老生常谈的提起了之前的心事,“既然官人这般想,何不在辽东再留三年?若是有些功劳,将来回京,也可谋个清贵些的职位,你自己欢喜,家里也不会说什么。”
张峦自己有这种心,可张家人却未必喜欢。
若是如今回去,说不定还要受些辖制,不如再过三年,多多筹谋,才算稳当。
见张峦面色凝重,显然正在考虑这件事,金氏心下一喜,知道他这是终于被说动心思了,便再接再厉道,“再说,官人你只记着孩子们的教育问题,却没想过,孩子们一天大似一天,咱们也该给他们积攒些家业了。”
“鹤儿也就罢了,他是男子,将来顶门立户,需要他自己去奔前程。
可焰儿是女孩家,将来出阁时,有没有脸面,全看我们做爹娘的给她备了多少嫁妆。
这些年我东拼西凑,也不过攒了几千两,能够做什么?”
她说着冷笑道,“若是回了京,这几千两怕是还不够填那个无底洞!”
提起这件事金氏便心头发堵,张峦不在京城,然韩氏每每有信来,一半的内容是数落她这个儿媳,另一半就是想方设法从大儿子这里划拉银子。
虽说赡养父母,本属应当,只是这种做法也未免令人心寒。
听到她的话,张峦的脸色也有些不好,只是皱眉道,“毕竟是母亲,不可不敬。”
顿了顿又道,“既如此,就照你说的,设法再留三年。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