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宋代几位一流的文学家中,辛弃疾是最后一个压阵之人。
他在晚年曾勇敢地赶不少路去吊唁当时受贬的朱熹。
朱熹比他大十岁,也算是同辈人。
他在朱熹走后七年去世,一个时代的高层文化,就此垂暮。
在我看来,这也许是我心中整个中国古典文脉的黄昏。
朱熹算不上文学家,我也不喜欢他重道轻文的观念。
但是,观念归观念,这位杰出的哲学家对文学的审美感觉却是不错。
哲学讲究梳理脉络,他在无意之中也对文脉做了点化,让人印象深刻。
朱熹说,学诗要从《诗经》和《离骚》开始。
宋玉、司马相如等人“以浮华为尚,而无实之可言矣”
。
相比之下,汉魏之诗很好,但到了南朝的齐梁,就不对了。
“齐梁间之诗,读之使人四肢皆懒慢不收拾。”
这种论断,切中要害。
朱熹对古代乐府、陶渊明、李白、杜甫都有很好的评价。
他认为陶渊明平淡中含豪放,而李白则有“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的自然美。
对他自己所处的宋代,则肯定陆游的“诗人风致”
。
这些评价,都很到位。
但是,他从理学家的思维出发,对韩愈、柳宗元、苏东坡、欧阳修的文学指责,显然是不太公平。
他认为他们道之不纯,又有太多文人习气。
在他之后几十年,一个叫严羽的福建人写了一部《沧浪诗话》,正好与朱熹的观念完全对立。
严羽认为诗歌的教化功能、才学功能、批判功能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吟咏性情、达到妙语。
他揭示的,其实就是文学超越理性和逻辑的特殊本质。
由于他,中国文学在今后谈创作时,就会频频用到“不涉理路,不落言筌”
、“羚羊挂角,无迹可求”
、“透彻玲珑,不可凑泊”
、“水中之月,镜中之像”
等等词语,这是文学理论水准的一大提升。
但是,他对同代文学家的评论,失度。
从朱熹和严羽,不能不追溯到前面提到过的《文心雕龙》、《诗品》等理论著作。
那是七百多年前的事了,我之所以没有认真介绍,是因为那是中国文论的起始状态,还在忙着为文学定位、分类、通论。
当然这一切都是需要的,而《文心雕龙》在这方面确实也做得非常出色,但要建立一种需要对大量感性作品进行概括的理论,在唐朝开国之前八十多年就去世了的刘勰毕竟还缺少宏观对比的时间和范例。
何况,南朝文风也不能不对概念的裁定带来局限,影响了理论力度。
这只要比一比七百多年后那位玩遍了一切复杂概念的顶级哲学家朱熹,就会发现,真正高水准的理论表述,反倒是朴实而干净。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