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姓氏中的绝大多数为罕见姓氏,大姓数量非常有限且高度集中。
它们能获得优势地位,其实和人口迁徙过程、社会地位等等因素的关联最为密切。
何为奠基者效应
除了入赘、改姓等特殊情况外,中国姓总体而言由父系传承,因此,姓氏的传递也遵循基因传递的一些规律。
由于概率关系,在不受干扰的情况下,一个地区的姓氏在代际传递时会逐渐减少——在妇女生育两个孩子的情况下,最终会有大约五分之一的姓氏逃过绝嗣的命运而保留下来,因为其他姓氏的衰亡,剩下的姓氏就自然成为当地大姓。
传统中国社会跨地区人员流动较小,不同地区最终发展壮大的姓氏略有不同,由此形成了初步的姓氏势力地图。
然而,现实毕竟不能简化为纯粹的概率事件,不少其他因素也左右了一个地区姓氏竞争的状况,如「奠基者效应」。
这是基因传递的一条重要规律,即当一个种群中的部分个体由于种种原因和原来的种群隔离形成新种群时,其内部的基因多样性往往会降低。
举例来说,假如原始种群内有五个不相关个体甲乙丙丁戊的话,其中的两位丙和丁离开原有种群,到新的地方发展新种群,则这个新种群中就只有丙丁的基因,而缺乏另外三个个体的,其多样性自然会降低。
反映到姓氏上,就往往会出现少数几种姓氏独大的现象。
最经典的奠基者效应莫过于法国殖民魁北克。
在1608—1760年长达150多年的殖民史中,只有8500名左右法国殖民者迁居魁北克并结婚生育。
1760年,英国占领魁北克,法国移民几乎停止,但是由于魁北克居民的高生育率,魁北克的法裔人口迅速膨胀,现今魁北克800万居民有600万母语是法语,其中绝大多数是法裔。
所以魁北克的姓氏分布和法国大相径庭,且相当集中。
其第一大姓Tremblay在法国本是排行1000名以后的小姓,在魁北克能占1%以上人口,第二大姓Gagnon和第三大姓Roy分别也占人口0.79%和0.75%。
相比而言,法国本土最大的姓Martin占总人口比例连0.5%都不到,第二大姓Bernard和第三大姓Dubois则连人口0.2%都没有。
中国没有像魁北克这样和本土隔离了数百年的殖民地,但福建林姓的发展壮大,一定程度上也是奠基者效应的体现。
福建的林氏自称源自中原,他们一般认为自己源出春秋时期周平王姬宜臼的小儿子姬开。
西晋末年,中原汉人大举南下,是为「衣冠南渡」。
林姓跟随众多中原移民进入福建,当时入闽的主要姓氏有林、陈、黄、郑、詹、丘、何、胡,史称「八姓入闽」。
八姓入闽的真实性尚存疑问,但无论如何,八姓在福建产生了明显的奠基者效应,八姓中前四姓林、陈、黄、郑,在福建这块相对封闭的环境中取得优势,导致福州地区的姓氏惊人地集中。
不过奠基者效应不能套用于中国其他地区。
如黑龙江省十大姓,王、张、李、刘、赵、孙、杨、陈、于、徐与其主要移民山东省十大姓王、张、李、刘、孙、赵、杨、陈、徐、马相比,基本重合,排序也几乎一致。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截然相反的情况呢?
一方面,山东向黑龙江的移民时间短,分化还不明显,另一方面,「闯关东」的人数非常多——仅在1927—1929年,官方统计山东流入东北的移民就分别有716621、603870、567809——如此巨量的移民,奠基者效应比起福建自是弱得多了。
只是山东的部分地方性罕见姓氏,如??、昃等可能在黑龙江比较少见,甚或消失。
江浙地区则是另外一种情况。
(第2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