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元 1449 年(明正统十四年)七月,来自蒙古草原的蒙古人挥军南下入侵明朝。
明英宗朱祁镇决定带几十万大军御驾亲征,而且旨意发布两天后就出城,丝毫不给军队准备时间。
结果上前线一看蒙古人太猛了,立刻撤退,兜兜转转来到了土木堡。
指望依靠土木堡的河流,安营扎寨。
到那儿才发现,原先的河早就干涸了。
这下明军明英宗傻了,几十万明军没水喝没饭吃,哪有战斗力。
果然第二天找水的时候,被也先的 3 万蒙古骑兵反复冲杀,大明部队冰消瓦解。
一时上头强行御驾亲征的明英宗,也被俘虏,成为蒙古人的阶下囚。
这就是震惊中外的「土木堡之变」,此役,大明朝多年积攒的精锐部队化为乌有,也让这个蒸蒸日上的王朝,面临帝位空虚,一朝倾覆的危机。
此时广袤的北中国土地上只有一个焦点,那便是北京。
一场决定历史的战役将在这里打响。
一边是从漠北深处卷席而来,挟活捉大明英宗之威,誓要一举攻破北京「还于旧都」的蒙古蒙古人,一边是立志重铸汉唐荣光,却面临天子被俘,社稷危如累卵的大明政权。
这场在后世被称为「北京保卫战」的决战,给世人留下了无数的谈资和谜团。
于谦究竟是民族英雄,还是「暗通蒙古,夺权掌兵」的罪魁?
蒙古太师也先为何一心要打北京,北京城对蒙古人意味着什么?
这场举世闻名的战役,究竟是匡扶社稷的英雄壮举,还是一场精心策划的政治阴谋?
为了更全面的剖析这场社稷之战,我先从对战双方说起。
【一】蒙古人的北京执念
要想了解「北京保卫战」,就得先明白北京城对于蒙古人的意义。
要知道当时北京归属明朝仅仅 80 年,对于北京,蒙古人可比明朝人感情深得多。
1368 年,朱元璋挟扫荡江南之威,派大将徐达,经直沽围攻元大都北京。
北京自从五代石敬瑭手中被割让给辽国之后,历经辽、金、元三个少数民族政权。
汉人已经有 400 余年没有染指过这座城池,朱元璋可谓势在必得。
而此时北京城中,蒙古人民敬爱的蒙古帝国大汗、元朝皇帝元顺帝,却放弃了抵抗,直接从健德门出逃,直奔上都哈拉和林(今蒙古国杭爱省)。
朱元璋一看他这么识时务,懂得「顺应天意」,于是便送了他一个「顺帝」的称号。
走的时候元顺帝哭哭啼啼依依不舍他的大都。
对于他来说,草原根本就没去过,他可是正宗老北京人儿,而且就住二环内。
他的老祖忽必烈于 1271 年将燕京改为元大都,北京成为政治和经济的中心,盛极一时。
元朝的皇帝们渐渐疏离了他们发迹的蒙古草原,草原深处的上都只是存放信仰的地方,而北京才是他们声色犬马,沉湎酒色的乐园。
到元顺帝时代,北京已经彻底被打造成了一个娱乐的天堂。
顺帝虽然是汉化的大元天子,九五之尊,却也是中国历史上最爱群体性行为的皇帝之一。
他崇尚藏传佛教的密宗双修之法。
他时常召集藏传佛教僧人聚众淫乱,为了满足这种癖好,他特意修建了专供皇家寻欢淫乱场所「穆清阁」。
据说顺帝最好低眉顺目的高丽女子。
在他的带动下,蒙古达官贵人竞相以拥有高丽女子为荣。
那时候北京的高丽女子组几十个女团不在话下。
1342 年(元顺帝至正二年),他不顾国家财力几近枯竭的情况,强征民工十万,开挖通惠河。
为的便是乘坐他亲自制造的木质龙船,泛舟于皇宫内外,搜寻京城好看的女人,随时随地命人强夺,进行「临幸」。
而这种世俗化的享乐主义影响着元朝的大部分皇帝。
于是从元顺帝出逃的那一刻起,北京,这座昔日的元朝都城,成了逃窜至草原的「北元」政权魂萦梦牵,一心要光复的圣地。
这也是他们成天喊着还于旧都的原因,因为只有旧都才有夜夜笙歌的好日子。
元顺帝死后,忽必烈后裔脱脱不花汗成为北元的大汗。
而北元政权的实际掌控者却是中书右丞相也先。
脱脱不花汗和也先既团结又争斗,但他们的目光却非常一致,南下中原,夺取大都。
1449 年(明英宗正统十四年),也先借口明朝赏赐减少、失信婚约等,挥动北元军队对明朝大举进攻。
七月,脱脱不花汗率鞑靼部、兀良哈部骑兵从东路攻入辽东。
另有一路大军从中路进攻宣府(今张家口市),也先则亲自领兵在西路杀向大同。
面对蒙古强大的三路攻势,明朝上下不以为意。
八月初,愚蠢之极的明英宗,对于蒙古的进攻做出了回应,御驾亲征!
我只能说四个字,简直离谱!
或许他是被宠信的大太监王振所鼓动,或许是对老祖朱棣亲征北元的壮举充满了遐想,总之这位爷领兵五十万,赌上大明朝的国运去直面蒙古军。
结果,在土木堡兵败被俘。
也先只留下了明英宗一人,数百名一起被俘的文武官员统统被杀,数十万精壮的被俘明军人头落地。
当时的也先脑子里只有一句话,「挟天子以令诸侯」。
可也先高估了明英宗的价值,明英宗在明朝各个关隘都吃了闭门羹,没有赚来一座城池。
最终也先只得同意脱脱不花汗的想法。
「明朝终无媾和之意,调兵南进,与我大都。」
于是也先统带三军兵发大都!
向着他们阔别 80 年的故都进发。
【二】挽狂澜于既倒
再说说北京城里的情况,此时城内只能用四个字来形容「乱做一团」。
而正是这种乱象,才更反衬出于谦的力挽狂澜。
北京城内的明朝群臣一直处在震惊之中,毕竟皇帝被生擒这种事情不是谁都有机会经历的。
英宗的被俘,是自「徽钦」二帝北狩之后,汉人政权遭遇的又一次重大耻辱。
这种耻辱要怎么形容呢?
就好比古惑仔火拼,洪兴小弟没打过,回去找他们心中的偶像陈浩南帮他们出头。
却发现陈浩南已经被对方抓走了。
这不只是仗打输的问题,更重要的是人民心中对皇帝的崇拜完全破灭了。
而这打击还不仅限于精神层面,更动摇了一国根基。
国不可一日无君,若任由国事无人主持,极有可能重蹈北宋灭亡的覆辙。
在这个局面下,朝内关于守还是逃的问题,分成了两派。
许多人悲观地认为北京城必破,于是建议迁都南京,保存实力。
这其中的代表便是,时任翰林院编修的徐有贞。
此人学问极深,精通圣人之言、四书五经,但他最大的能力还是擅于阴阳术数之学,也就是占卜算命。
他曾在明英宗亲征之前,卜了一卦,卦象显示此战必败。
而土木堡的悲剧正印证了他的预言,于是他的占卜之术,被很多人奉为真理。
因此,他决心以此来为南迁之事一锤定音。
正统十四年(1449)八月十八日。
暂代皇帝执政的郕王朱祁钰主持朝会,讨论的议题便是,这个北京城到底守还是不守。
太后和郕王朱祁钰都希望大臣们能提出合理的建议,帮助大明朝渡过难关。
可这些文武百官却不发一言,只是号啕大哭,像是提前为这个王朝进行葬礼。
这哭声不免真情流露,或为被捉的皇帝,或为死去的亲人,但更多的还是为大明暗淡的前途而哭。
在他们看来北京不可守,就连大明也似乎面临灭亡。
郕王朱祁钰也明白,这哭声已经表达了大臣们的绝望和软弱,他们不想战只想逃。
但终究还是要有人说出来,才作数。
于是早有准备的徐有贞站了出来,为南迁派添了一把火。
只见他面色凝重,大声疾呼:「我夜观天象,北京天命已去,大明若想长久,只有南迁才可以避过此难。」
果然徐有贞用了他最得意的占卜之术为南迁背书,而这个听起来怪诞却又无法反驳的理由,正是南迁的大臣们急需的,他们纷纷附和,希望太后和郕王可以顺应天意。
眼看南迁派掌控了朝堂,似乎南迁已成定局。
堂下主战的官员痛心疾首,他们深知,都城迁不得。
只要南迁,那必将重蹈北宋的覆辙,蒙古人如果拿下长江以北,大明的灭亡只是时间问题。
他们面面相觑,希望能有人站出来力挽狂澜,阻止南迁。
事实是,确有人站了出来,并且伴随着一句掷地有声
()
的斥责。
「提议南迁的人应当斩首!」
说出此话的正是于谦。此时的于谦刚刚因为前任兵部尚书土木堡丧命,而代理兵部尚书。
所以他的发言分量很重,他立场鲜明的斥责了南迁派,让朝堂的局势起了变数。
接着他说:「京城,是天下的根本,如果就此迁都,大势必然不可挽回!难道诸位忘了宋朝南渡的事情吗?」
他说出此话,并不是抱着愚忠的思想,想要与北京一起灭亡,而是经过大量的分析,提出的当下最合理的建议。
当时虽然因为「土木堡之变」损失了大量的精锐,但在战败之后,京营三军残兵回到北京,再加上未出战的亲军,京城的总兵力仍在 10 万左右,仍有一战之力。
而且当时明朝经济繁荣,物阜民丰,物资其实很充足。只不过因为明英宗仅用两天时间就集结完军队,匆忙出兵,很多物资根本就没有足够的时间去筹集。所以战败时,明军虽兵力损失不小,但物资损失并不大,大明的粮食、辎重储备仍然很充足。
还有最重要的就是蒙古军军队长时间交战,没来得及休整,已露疲惫之相;内部大汗和也先也矛盾重重,再加上北京城城防坚固,蒙古人未必能占到什么便宜。
于谦冷静地将京城的局势分析给朝堂之上的君臣,最终他的珠玑之言,胜过了徐有贞的天象之论。
主战的立场得到了太后和郕王的支持,南迁的声音被淹没。
由此当时的京城最大的分歧解决了,全城上下决心死战。
而此时皇位问题成为重中之重。
于谦知道指望愚蠢的英宗自己逃回来是不可能了,现在的国家需要一个新的皇帝。
十八日,太后下旨命明英宗的弟弟郕王朱祁钰监国。
二十八日,百官请太后改立郕王朱祁钰为帝,即明代宗,尊英宗为太上皇。
而从这一刻起,也先手里的英宗便没有了价值。
当明朝拥有了一个新的皇帝,那被俘的人质皇帝便无足轻重了。
也先自以为的香饽饽英宗瞬间便不香了。
这就好比你把同学自行车锁了,想整整他。
没想到人家第二天开车上学了,这破自行车反而砸你手里了。
扔又没处扔,卖又卖不了几个钱。
也先当时听到于谦提出「社稷为重,君为轻」的口号时,一定把于谦祖宗十八代都骂遍了。
与此同时,于谦整军备战,全权负责指挥北京保卫战。
于谦知道自己的身上的担子有多重,他面对的可是刚刚击败明朝五十万大军的也先啊。
蒙古人曾对整个亚欧大陆人民造成了巨大的恐惧。
他们建立的蒙古帝国屠城无数,战斗力惊人,一有机会就能东山再起。
为了击败也先,于谦不得不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
他对此前未随英宗出战的京城卫队及京营残军做了改编,组建了团营。
一改此前明朝军队只能由宦官和武将统管的做法,增设都御使提督各营事务,让朝中群臣得以插手军队事宜。
这也开了明朝文官掌握兵权的先河,也成了后人黑于谦的一大口实。
不过这还远远不够,于谦要想打赢北京保卫战,最大的难题是时间。
他必须在也先兵临城下之前,将军队整顿好,做好万全的军事准备。
而要想阻滞也先的行军速度,唯一的办法就是仰仗北京周边边关战士的奋勇抵抗。
而明帝国的边关将士显然没有让于谦失望,他们用自己的生命诠释了血性二字。
也先于十月四日到达紫荆关城下。
紫荆关是长城的关口之一,位于河北省易县紫荆岭上,是从山西进入河北的要道之一。
紫荆关守将是于谦调去的山东都指挥同知韩青,此人颇为英勇。
韩青横刀在手,他知道身后不只是他的士兵,更是大明朝人民殷切的期望,他不能退缩。
也先大军掩上,韩青人数处于劣势,但他仍然带人反复突围,拖延也先的行进。
最后在蒙古兵数重包围之下,拒绝招降,引刀自刎,壮烈殉国。
随后右副都御史孙祥接过了韩青的指挥权,他虽然是一介文人,但却丝毫没有胆怯,他整顿残兵,凭关坚守,一直拖了四日之久,最后在巷战中力战殉国。
这短短四日,也为于谦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从八月十五土木之变到十月初八紫荆关被攻破,这五十多天时间里,于谦集结了二十二万军队,有了一战之力。
而蒙古大军突破紫荆关后,一路再无阻挡,狂奔的骑兵仅用两天时间,于十月十一日到达了北京城外。
终于「北京保卫战」的交战双方在北京城外相遇了,历史将在这一刻改写。
【三】背城一战
一场大战,战前的准备必不可少,但真正影响结果的,还是战场之上。
那变幻莫测的战局,不可预知的士兵心理,都让一切充满了未知,一着不慎就可能全盘皆输。
而于谦就站在城墙之上,将整个国家扛在肩上,指挥了这场战斗。
于谦用五十天的时间,解决了军队问题,调集了大量粮草。
不过说到底于谦还是一介文人,术业有专攻这个道理,他再明白不过。
有精兵还要有良将,而于谦最令人佩服的便是他在北京保卫战中启用了两名罪犯,由于土木堡之败而被下狱的杨洪和石亨,这俩个「罪犯」成了北京保卫战胜利的关键人物。
于谦当时最大的定心丸,最重要的仰仗,其实正是脚下的北京城。
这座取自元朝,经由明成祖朱棣精心打造的八臂哪吒城,坚固无比。
当年明成祖朱棣对北京进行了大规模修建后,于永乐十九年迁都北京,为便于防御,城门由十一门改为九门,又将城墙南移,在城墙内外都包砖。
到了正统元年(1436 年)又下诏修建北京九门城楼、瓮城、角楼。北京城墙基宽达 24 米,墙高 14 米左右,作为首都,北京城的防御无疑是顶级的。
北京城高大的城墙是防守的最大凭借,对于精于野战大兵团作战的蒙古人来说,攻城并不是他们的强项。
再加上如今城内有粮有兵,各地勤王部队源源不断往向着北京奔来,据守城池,等待援兵是最好也最稳妥的方法。
但于谦却让大军出城,列阵在城墙之外,背城列阵,并且下令关闭城门,以示背城死战,破釜沉舟的决心。
这可真真是赌上国运的一战,要知道就在不久前那败家的明英宗,已经将大明的国运输掉了一半,如果此战再输,那明朝将顷刻覆灭。
但于谦却不担忧,他对手下的明军充满了信心,他们是被忠勇沁透的精兵良将,他们的士气高涨,战斗力空前。
为了身后的这座城池,他们势必会拼死一战。
而于谦作为明军最高统帅,亲自披甲执刀,给士兵以信心。
这一仗,打赢名垂青史,打输万劫不复。
十月十三日,彪炳史册的北京保卫战正式打响。
也先跃马当前,看着面前这座故都,顾不上感慨,只有无尽的担忧,因为他的面前是一座坚若磐石的城池。
而他身后的士兵,却并不是最佳状态。
一则蒙古军经过两天急行军两百多公里赶到北京城下,已是人马疲乏。
加上前面劫掠所得甚多,军队战意已明显下降。
要知道蒙古人继承了蒙古人的优良品质,作战欲望全靠抢劫金钱美女加持,一旦抢够了,战力直线下降。
明军以逸待劳并且士气高涨,已到了背水一战的地步,两相比较,实力已发生了变化;
二则蒙古军以骑兵为主,擅长野战,虽然也配备了攻城器械,但想要打下这一座北京还是非常艰难。
而此时的也先已经有些骑虎难下。
考虑到不断靠近的勤王大军,从也先到达北京城下的十月十一日算起,他只有不到五天的时间来攻克北京,否则后路将被切断,逃都没处逃。
于是也先重新想起了明英宗,他将明英宗带到阵前作为诱饵,妄图麻痹北京守军并借机挑起明廷不合。
但也先还是低估了权力的威力。
他怎么不想想,那明代宗朱祁钰做梦都没想到哥哥被北元抓走,自己全不费力地来了皇帝宝座,岂有拱手让出的道理。
于是历史上极为搞笑的一幕出现了,蒙古人上赶着送皇帝给大明,大明微笑着拒绝,那明英宗像个皮球一样被扔过来扔过去。
明廷很机智地拖延了两天,这下也先剩下的时间只有三天,于是恼羞成怒的他开始进攻北京城。
蒙古选择了德胜门进行首攻,也先派出小股部队突袭德胜门。
却不承想有明军埋
()
伏在门外空房,强大的火器打击让蒙古人望风而逃。
也先随即集结主力全力进攻西直门,守卫西直门的将领是孙镗。
此人是一名勇将,其时他已五十一岁,颇为老迈,但面对来势汹汹的蒙古军团,仍旧一马当先,杀入敌营,手刃蒙古前锋数人。
《明实录》记载,「都督孙镗与虏战于西直门外,斩其先锋数人,虏稍却。镗逐之,虏益兵围镗,镗力战。」
当孙镗退到城下时希望进城休整,但守城官程信已得到于谦严令,坚决不开城门,只是在城上射箭发炮给孙镗以协助。
孙镗心想于谦也太不讲武德了,欺负他这么一个五十岁的老同志。
不过孙镗也不埋怨,只是和手下的兄弟,整肃衣衫,重新面对敌人,抱着必死之决心继续战斗。
好在援军及时赶到,蒙古见久攻不克,明军援兵已到,只得退兵,蒙古的第一次大规模进攻没有获得成功。
于谦就站在西直门上,看着蒙古人终于退去,心里松了一口气。
他向城外奋战之后的士兵深施一礼,他深知创造历史的只能是这些义勇之士。
但于谦没办法放松警惕,他立刻与军队商议布防,以便应对蒙古接下来的进攻。
果然十月十四日,蒙古军再次发动攻击,这次他们改变了进攻方向,从彰义门进攻。
于谦派王敬、武兴率军在门前列阵迎战。
同样的背城而战,士兵们神情坚毅,怒目相向,甚至有宫中太监组成的报效内官参战。
他们都有共同的目的,那便是守住背后的家园和明朝的基业。
战斗开始后,明朝军队先是神铳就是火枪手,进行第一轮齐射,弓箭手射出第二轮箭雨。
蒙古骑兵面对如此火力,无法全力冲刺,同时还要在冲击过程中始终承受城墙上弓箭与火炮的打击,伤亡惨重,骑兵优势荡然无存。
但没想到,就在此时,后排的由太监组成的报效内官骑兵队坏了事,也许是杀敌心切,骑兵不听号令就跃马而出。
这正中蒙古军下怀,蒙古兵乘势杀回,两军短兵相接时,远程武器都没了用武之地。
在蒙古骑兵的冲击下,明军阵型大乱,被一路杀回门口土城之下,连都督武兴也中箭而死。
于谦大惊,他深切地感受到战场之上的瞬息万变,蒙古骑兵杀到城下,城墙上的弓箭大炮已成摆设。
若是蒙古军乘势攻破大门冲进城内,后果将不堪设想。
在此紧要关头,于谦部署好的援军终于来援,其余明军也纷纷向彰义门集结,死战之下,这才终于击退了蒙古军。
到了十五日,蒙古军已在城下与明军相持近五天,却未取得实质性进展,军心开始沮丧。
也先都看在眼里,他深知自己早已错过了夺取北京的最好时机。
若是土木堡之变之后,立刻杀奔北京,那么北京城唾手可得。
可惜这短短五十天,却让于谦整肃出了一支足以守城的部队。
也先心中默念于谦的名字,牙齿咬出了血。
他知道明朝的勤王军将至,再待下去,只怕城打不下来,自己都要死在城下,也先终于决定退军。
北京保卫战,蒙古仅仅进行了两次大规模的攻击,就草草收兵了。
于谦的守城的确让也先非常难受,但更重要的是,蒙古内部本就不是铁板一块。
也先有自己的算盘,他清楚地知道明朝气数未尽。
若因攻打北京而损失太重,那么回到草原,自己将无力与脱脱不花汗争夺大汗之位。
在牛羊和酒色之间,也先选择了牛羊。
作为一个已婚人士,我只能说他选地对。
蒙古人放弃了这近在咫尺的故都,匆匆逃回漠北,不过最终也先确实当上了大汗,只能说他做了对他有利的判断。
但也先的退兵并不意味着「北京保卫战」的结束,明军的追击才真正为这次大战收了尾。
被于谦释放的「罪犯」杨洪和石亨率军追击蒙古。
先是在北京城郊剿灭了未曾后撤的蒙古残部,随后进军涿州。
值得一提的是,在兵败逃亡的过程中,蒙古人也不忘抢掠,这给了明军袭击他们的机会。
杨洪在霸州大破蒙古一部,然后继续追击,在固安又取得大胜。
一路杀将过去,不仅夺回了之前被掳走的大量人口和牛马,并且生擒蒙古将领。
这场「北京保卫战」最终以蒙古人死伤过半逃回漠北而告终。
于谦凭借着出色的统帅能力和巨大的勇气,在明王朝生死存亡的节点上力挽狂澜,成为久被传颂的民族英雄。
【四】于谦的罪过
这就是全部的战斗经过,但关于于谦和「北京保卫战」的故事却还没有结束。
这甚至成了一段争议历史,于谦也因此被骂
吃饱了就骂厨子这是亘古不变的人类爱好。
「北京保卫战」的影响极其深远,它让明王朝转危为安,却也埋下了隐患。
于谦在北京保卫战中,最重要的举措便是将兵权收归于兵部,也就是文官手中。
而就是这个举措,让他承受着后世人的口诛笔伐。
因为明朝最后的灭亡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文官掌兵。
更有「明粉」说于谦暗通蒙古,夺权掌兵致使大明灭亡,「北京保卫战」是一场阴谋。
要说清楚这个事情,就得了解明朝的军队机制。
北京保卫战之前,明朝的军队统归于五军都督府,这是朱元璋设立的统领全国军队的最高军事机构,其最高长官为大都督,通常由皇帝的亲信担任。
基本上就是皇帝给自己封的官,为的就是把兵权掌握在自己手中。
试想你的老板,给公司设置了一堆管理职位,却都由他一个人兼任,是不是挺没礼貌的。
明朝的军队实施的是卫所制, 即五军都督府分中军都督府、左军都督府、右军都督府、前军都督府、后军都督府。
分管 16 个都司, 下设 200 多个卫所, 每个卫所约 5600 人。
除此之外,明朝还有守护边境的边军和拱卫京城的禁军。
其中京城禁军是大明军队的主力,朱元璋、朱棣多次北征蒙古出动的都是京城禁军。
看来在首都当兵也不是什么好差事, 隔三岔五出去拼命。
京城禁军又由京城三大营和亲军二十六卫组成。
京城三大营即三千营、五军营和神机营, 总兵力 15 到 20 万。
与六部中的兵部相比,五军都督府有调遣军队之权,同时拥有武将的选拔和更替等大权, 府中的重要职位一般也是由武将担任。
兵部只是负责军队的后勤保障及行政事务等事宜。
显然, 五军都督府的军权远在兵部之上。
一个顶着「兵」字名号的部门却管不了兵,就好像 K 歌房里没人唱歌一样让人悲伤。
朝堂之上的文臣没办法插手五军都督府的事宜的。
这也是为什么明英宗可以这么随意的带领五十万人马御驾亲征的原因。
但在北京保卫战之后, 兵权被于谦收归于兵部, 五军都督府名存实亡。
K 歌房里不再只是上下其手, 终于有人唱歌了。
即便「夺门之变」(明英宗被蒙古释放, 回来重新夺回皇位)之后。
明英宗重新掌权,废除于谦所设团练, 但兵部的兵权却并没有被夺回。
兵部掌握军权,意味着军队从皇帝的私人卫队,转变为真正的帝国部队。
皇帝想要调到军队,必须在朝堂之上征得群臣的同意, 并通过兵部调动军队。
但像先前那么大规模的亲征,用脚趾头想都不会有朝臣同意的。
这也导致,往后的大明朝文官势力越来越大,而文官带兵的一些缺点也被放大。
导致明朝末期, 军队水准下降, 被李自成的农民军按在地上摩擦。
故而现在有很多人以此为借口,抹黑于谦,甚至把大明亡国的原因也按到了他的头上, 归咎于他让文官掌兵这一条。
但这完全是本末倒置, 事实是如果没有明英宗草率的「土木堡之变」,就不会有后续的北京保卫战,更谈不上军权的易主。
要知道土木堡之变最大的损失不是皇帝被生擒, 而是覆灭了大明朝的精锐部队以及一批武将功勋。
英国公张辅、成国公朱勇、恭顺侯吴克忠、平乡伯陈怀、永顺伯薛绶、襄城伯李珍、修武伯沈荣、驸马都尉井源、左都督王贵、右都督李忠......这些执掌兵权的勋贵都死在土木堡。
带了这么多厉害的武将勋贵都没打赢,只能说明英宗真有两下子。
这也直接导致了以武功立国的大明朝, 失去了它仰仗的
()
这些勋贵武将, 而文官的崛起便无法阻挡。
这不是于谦的问题,他只是在没有选择的时刻, 做出了一个当时最正确的决定。
而真正导致这一切的不正是, 将军队当作私人卫队, 一意孤行,致使帝国陷入为难的明英宗吗?
历大明一朝,皇帝和宦官、文官的斗争从未停歇,但于谦绝不能因为危难间的一次决定而为大明的灭亡背锅。
他是英雄,这是不可磨灭的。
我无法想象于谦负手站在西直门之上, 面对黑压压一片的蒙古大军, 是怎样一种心态。
他将背后的城市,背后的社稷,背后的人民担在了肩上, 哪怕他并没有十足的把握。
但中华民族的脊梁从来不都是「虽千万人吾往矣」吗?
正如他自己所说「要留清白在人间」,至于后人的诋毁,随他去吧。备案号:YXX1wk9Lyndt5Ow5zRUKEG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