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来读小说网 >言情> 傅佩荣 人性的真相
傅佩荣 人性的真相

傅佩荣 人性的真相

简介:
如何做最好的自己?生命的意义是什么?怎样过好一生? 傅佩荣的哲学课:心灵的旅程
您要是觉得《傅佩荣 人性的真相》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微信里的朋友推荐哦!

《傅佩荣 人性的真相》

    ()

    我们谈论完整的人生,不能忽略身、心、灵三个部分。年轻的时候,也许侧重身(衍伸至有形可见的外貌、体力、财富、地位等)。身的活动当然不能脱离心,而心的运作主要在知、情、意这三项潜能的实现过程中,具体展示于获取特定知识、发展人际情感,以及培养个人志趣上。然后,在一个看来抽象、其实扮演主导作用的层次,还有「灵」的存在。「灵」的运作可以表现于宗教信仰的灵修活动中,但是宗教并非「灵」的运作的唯一领域。

    因此,一套完整的价值观,必须针对上述身、心、灵三个部分,提出各自的定位,以及彼此之间的适当关系。容我先以三句话来作个概括,再说明其内涵:身体健康,是必要的;心智成长,是需要的;灵性修养,是重要的。

    首先,身体健康,是必要的。「必要的」一词,是指:如果身体不健康,则人生一切活动皆受到限制,好像人生从彩色变成黑白,甚至面临结束的威胁。依此推衍,保持身体的活动能力,取得基本的生存条件,让自己可以活下去,这些都属于必要的范围。在正常情况下,人的本能就会去争取这些必要的条件,使自己活得下去。但是,「必要的」一词同时提醒我们:它不是充分的。意思是:作为一个人,单单活着是不够的,亦即不充分的。依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说法,这个层次所涉及的是生理需求与安全需求,还有向上提升的广大空间。

    其次,心智成长,是需要的。人与动物的差异,表现在心智的精密度与复杂度特别高,但是如果缺少成长及发展的机会,心智的潜能弃置不用,那么人很可能不如动物。这是最可惋惜的事。不仅如此,随着生命的开展,心智成长的要求也将日益强烈。先说说知识,随着个人的成长,知识需求随之增加,知识获取的范围和领域相应扩大。譬如,求学期间,我们以探讨专业知识为目标;进入社会以后,自然出现全方位的知识需求,尤其对于文学、艺术、哲学、宗教等人文方面的知识,深感向往。再以情感而言,也会由亲情、友情、爱情, 向外扩充, 对社区、社会、国家、国际、地球、宇宙, 产生关怀之心,最后也可能孕生慈悲、博爱的情操,自愿从事公益活动。然后, 在意志方面, 可以逐渐化被动为主动,从事高尚的人格修养,自强不息, 日新又新。以上有关知、情、意的描述, 都是我们所需要的,亦即:若要活得像一个人, 就须不断开发这些潜能。马斯洛所谓的爱与归属的需求、自重与受人尊重的需求, 正好涉及此一层次。若要再往上走, 寻求自我实现与自我超越, 就会进入「灵」的层次了。

    关于「灵」的作用,我们说灵性修养, 是重要的。所谓重要的,是指联系于人生的意义与目的而言。如果忽略灵性修养,则人生一切活动对自己而言,将是既无意义也无目的的。说得温和一些, 就是人生一切活动都难免于剎那生灭,无法连贯形成一幅完整的画面。我特别强调对自己而言,因为一个人也许享有福寿全归,也许创造丰功伟业, 也许对人类或历史产生巨大影响, 但是他的内心依然可能彷徨无依,甚至充满苦恼。宗教经典所描绘的「万法皆空,众生皆苦」, 「空虚啊, 空虚,一切皆是空虚」,正是我们人类无法避开的警语。

    依我对灵性修养的粗浅认识, 可以由四个角度描述其作用,就是:

    一、灵性修养(以下简称「灵修」)使一个人的身心活动(亦即上述对身与心分别所作的介绍)具有意义;

    二、「灵修」使一个人潜意识中的情结与盲点得以化解;

    三、「灵修」使一个人可以将其命运提升转化为使命;

    四、「灵修」使一个人在宗教信仰的活动中, 能与所信的神明进行顺畅的互动与沟通。

    总而言之, 「灵修」使一个人在光天化日之下行走,不但不担心命运的折磨与死亡的威胁, 而且能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安排自己的身心活动, 珍惜并善用人生的一切资源。

    以上是我近年探讨人生问题的主要心得。因缘巧合, 2001 年 5 月起,我有机会主讲四个系列的课程,名称分别定为:

    一、厘清自我的真相;

    二、管理自我的潜能;

    三、探索生命的价值;

    四、走向智慧的高峰。

    于是,我整理自己多年研读相关资料的笔记,系统地讲授了一遍。而讲义内容值得形诸文字, 可以分享读者。于是, 录音带很快就转变为通顺的文字稿,再加修改润饰,然后呈现为一本包括四个部分的厚书了。

    我对这一本书投入极深的情感, 因为它储存了我长期以来的读书心得,呈现了我对人生哲学的基本观点,也代表了我对新世纪所有爱智者最真诚的心意。备案号:YXX1bBeXXg9h3Gn3bjHDYrB

    ()

    我们谈论完整的人生,不能忽略身、心、灵三个部分。年轻的时候,也许侧重身(衍伸至有形可见的外貌、体力、财富、地位等)。身的活动当然不能脱离心,而心的运作主要在知、情、意这三项潜能的实现过程中,具体展示于获取特定知识、发展人际情感,以及培养个人志趣上。然后,在一个看来抽象、其实扮演主导作用的层次,还有「灵」的存在。「灵」的运作可以表现于宗教信仰的灵修活动中,但是宗教并非「灵」的运作的唯一领域。

    因此,一套完整的价值观,必须针对上述身、心、灵三个部分,提出各自的定位,以及彼此之间的适当关系。容我先以三句话来作个概括,再说明其内涵:身体健康,是必要的;心智成长,是需要的;灵性修养,是重要的。

    首先,身体健康,是必要的。「必要的」一词,是指:如果身体不健康,则人生一切活动皆受到限制,好像人生从彩色变成黑白,甚至面临结束的威胁。依此推衍,保持身体的活动能力,取得基本的生存条件,让自己可以活下去,这些都属于必要的范围。在正常情况下,人的本能就会去争取这些必要的条件,使自己活得下去。但是,「必要的」一词同时提醒我们:它不是充分的。意思是:作为一个人,单单活着是不够的,亦即不充分的。依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说法,这个层次所涉及的是生理需求与安全需求,还有向上提升的广大空间。

    其次,心智成长,是需要的。人与动物的差异,表现在心智的精密度与复杂度特别高,但是如果缺少成长及发展的机会,心智的潜能弃置不用,那么人很可能不如动物。这是最可惋惜的事。不仅如此,随着生命的开展,心智成长的要求也将日益强烈。先说说知识,随着个人的成长,知识需求随之增加,知识获取的范围和领域相应扩大。譬如,求学期间,我们以探讨专业知识为目标;进入社会以后,自然出现全方位的知识需求,尤其对于文学、艺术、哲学、宗教等人文方面的知识,深感向往。再以情感而言,也会由亲情、友情、爱情, 向外扩充, 对社区、社会、国家、国际、地球、宇宙, 产生关怀之心,最后也可能孕生慈悲、博爱的情操,自愿从事公益活动。然后, 在意志方面, 可以逐渐化被动为主动,从事高尚的人格修养,自强不息, 日新又新。以上有关知、情、意的描述, 都是我们所需要的,亦即:若要活得像一个人, 就须不断开发这些潜能。马斯洛所谓的爱与归属的需求、自重与受人尊重的需求, 正好涉及此一层次。若要再往上走, 寻求自我实现与自我超越, 就会进入「灵」的层次了。

    关于「灵」的作用,我们说灵性修养, 是重要的。所谓重要的,是指联系于人生的意义与目的而言。如果忽略灵性修养,则人生一切活动对自己而言,将是既无意义也无目的的。说得温和一些, 就是人生一切活动都难免于剎那生灭,无法连贯形成一幅完整的画面。我特别强调对自己而言,因为一个人也许享有福寿全归,也许创造丰功伟业, 也许对人类或历史产生巨大影响, 但是他的内心依然可能彷徨无依,甚至充满苦恼。宗教经典所描绘的「万法皆空,众生皆苦」, 「空虚啊, 空虚,一切皆是空虚」,正是我们人类无法避开的警语。

    依我对灵性修养的粗浅认识, 可以由四个角度描述其作用,就是:

    一、灵性修养(以下简称「灵修」)使一个人的身心活动(亦即上述对身与心分别所作的介绍)具有意义;

    二、「灵修」使一个人潜意识中的情结与盲点得以化解;

    三、「灵修」使一个人可以将其命运提升转化为使命;

    四、「灵修」使一个人在宗教信仰的活动中, 能与所信的神明进行顺畅的互动与沟通。

    总而言之, 「灵修」使一个人在光天化日之下行走,不但不担心命运的折磨与死亡的威胁, 而且能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安排自己的身心活动, 珍惜并善用人生的一切资源。

    以上是我近年探讨人生问题的主要心得。因缘巧合, 2001 年 5 月起,我有机会主讲四个系列的课程,名称分别定为:

    一、厘清自我的真相;

    二、管理自我的潜能;

    三、探索生命的价值;

    四、走向智慧的高峰。

    于是,我整理自己多年研读相关资料的笔记,系统地讲授了一遍。而讲义内容值得形诸文字, 可以分享读者。于是, 录音带很快就转变为通顺的文字稿,再加修改润饰,然后呈现为一本包括四个部分的厚书了。

    我对这一本书投入极深的情感, 因为它储存了我长期以来的读书心得,呈现了我对人生哲学的基本观点,也代表了我对新世纪所有爱智者最真诚的心意。备案号:YXX1bBeXXg9h3Gn3bjHDYr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