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什么样的中学生能够取得好成绩呢?这个问题的答案一直在变化。
几十年前,中国的教育开始缓慢地复苏,大家对教育的重视程度和焦虑程度都没有现在这么高,很多中学生不知道教育的重要性,有些老师也缺乏教育方法,甚至学科基本功都不深厚。整个教育市场上,配套措施不足,教辅资料稀缺。这个时候,能够在学校取得好成绩的往往是一些比较聪明、有天赋的中学生。我们将这段时间称为「天赋红利时代」。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部分区域的教学质量得到提高,教育产品丰富起来了——主要是经济发达地区。于是,「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和省会城市的重点中学开始凸显教育优势,因为学校的师资更好,中学生得到的教育服务更多。这个时候,好成绩开始依赖外界资源了,如果一名中学生仅仅是有天赋,但缺乏优势资源,那么他很有可能比不上另一名天赋稍弱但资源很强的中学生——天赋红利弱化。在这个阶段,一线城市和重点高中的中学生占尽优势,此时可以称为「资源红利时代」。
作为对大城市资源优势的应对,资源弱势的小城市、县城学校开始寻找自身困境的突破口。几经尝试以后,他们发现,中学生的努力程度是一个可以继续挖掘的成绩增长点。此时,整个社会对教育的重视程度和焦虑程度均处于逐步上升的趋势,但分布结构暂不均衡。经济发达地区的中学生尚未进入焦虑阶段,努力程度稍弱;经济弱势地区的中学生则已经有了相当程度的压力,有动力,也有机会通过更多的努力来弥补外界资源的差距。于是军事化管理、高压教育、题海战术等在学校开始流行,而最早进入极限努力模式的学校和中学生,也确实获得了努力的红利,将勤能补拙的力量发挥得淋漓尽致。此种代表是县城中学模式,如毛坦厂中学。这个时期,可以称为「努力红利时代」。
随后社会进一步发展,各阶层对教育越来越重视,到今天,大部分中学生已经高度重视教育。小城市、普通中学的中学生可以勤奋地一天学习 14 小时,而享有教育资源优势的大城市、重点高中的中学生也会刻苦地一天学习 13 小时以上——两者之间已经没有太大差距了。这时,努力红利弱化。
在此期间,整个中国社会开始了大规模的互联网建设,教育资源在互联网上逐渐增多,于是资源红利也弱化了。
小结一下,在学习这件事情上,我们已经走过了 3 个时代——天赋红利时代、资源红利时代、努力红利时代。天赋不可复制, 资源可以部分复制, 努力则很容易复制, 而容易复制的努力与可部分复制的资源已经被大规模复制,成了大部分中学生的学习基础装备。于是,一群角力的中学生相互张望着, 不知道自己还能靠什么力量取得竞争优势。
他们需要新的红利。
新的红利只能是策略红利。
学习策略, 指的是能够提高学习效率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通过调整思考方式、学习理念、学习习惯、学习行为和学习辅助,我们能够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如果你掌握了别人所不具备的高效学习策略,那么你相较于别人便有了优势。
有人会感到奇怪, 「学习方法」这个概念不是早就有了吗?市面上也有很多关于学习方法的培训课程和书籍, 人人都可以买到,比如「×× 超级学习法」「×× 全脑学习法」等。既然已经很广泛地存在了, 那它还有红利可言吗?策略红利还存在吗?
答案是, 还存在。因为国内市面上目前流行的学习方法, 大多比较初级, 并不构成真正的策略红利。
策略红利是中国教育领域的一个价值洼地。学习策略对学习的重要性不必多言,尽人皆知, 原本早就应该流传开来了,但由于特殊的原因,那些真正有效的策略并不常见。比如,尽管欧美教育系统已经做了大量针对学习策略的研究, 但因为欧美教育模式与中国有巨大差别,所以他们的研究对我们的中学生并不怎么适用。比如,虽然中国本土也有不少学习策略的研究者,但各自有各自的问题——有的脱离一线教学实践, 只注重发论文、评职称;有的则缺乏宏观视野和深层理论根基。于是, 真正对中国中学生有效的学习策略反而少有人掌握与推广。
本书要做的,就是把这个空缺补上,向因学习而感到迷茫的中学生释放新一轮的红利——策略红利。
本书将给出一套较为完整的学习策略体系, 帮助中学生解决学习中遇到的方方面面的问题, 提高总体的学习效率。这套策略体系包括几条重要的学习理念,如学习中心论、学习的哲学等;包括几种重要的思维方式,如结构化思维、流程思维、信息循环等;还有几种重要的综合性方法, 如记忆策略、时间策略、信息源管理、精力管理等。
这些学习策略有些源于我对教育学和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有些源于我对其他学科领域经典理论的迁移应用, 有些则源于我的大量实践操作经验。这套策略体系由我十余年的学习、研究、实践积累而成, 已经在很多中学生身上实践过,帮助他们提高了学习效率和学习成绩。现在, 我将这套策略体系写成本书, 希望能帮助到更多的中学生。如果你对学习有类似下面的疑问, 那本书一样能够帮到你:
? 我和同桌都在认真学习,为什么他学得比我好,难道是智商的差距?
? 为什么我对做过的数学题印象很浅,感觉好像总有做不完的新题?
? 老师讲课时明明都听得懂,为什么自己做题时就不会?
? 错题本有用吗, 我们需要整理错题本吗?
? 怎样复习才最有效?
? 琐碎的知识点总是记不住怎么办?
? 听课效率低该怎么办?
? 每天的时间该怎么安排才合理?
? 如果老师的讲课风格不适合我该怎么办?
? 为什么我总是学习状态很差, 无精打采?
……
有了学习策略的帮助,中学生们不仅能够取得新的竞争优势,还能够从「努力学习而没有效果」的苦海中解脱出来, 驱散焦虑、迷茫、恐惧的情绪。如果你恰好是一名追寻高效学习方法的中学生,或许本书将带你踏上一片新大陆。
祝你阅读愉快。
扫描二维码,关注学习策略师
备案号:YXX1PBnZnont3zd31vHrE9B
()
什么样的中学生能够取得好成绩呢?这个问题的答案一直在变化。
几十年前,中国的教育开始缓慢地复苏,大家对教育的重视程度和焦虑程度都没有现在这么高,很多中学生不知道教育的重要性,有些老师也缺乏教育方法,甚至学科基本功都不深厚。整个教育市场上,配套措施不足,教辅资料稀缺。这个时候,能够在学校取得好成绩的往往是一些比较聪明、有天赋的中学生。我们将这段时间称为「天赋红利时代」。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部分区域的教学质量得到提高,教育产品丰富起来了——主要是经济发达地区。于是,「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和省会城市的重点中学开始凸显教育优势,因为学校的师资更好,中学生得到的教育服务更多。这个时候,好成绩开始依赖外界资源了,如果一名中学生仅仅是有天赋,但缺乏优势资源,那么他很有可能比不上另一名天赋稍弱但资源很强的中学生——天赋红利弱化。在这个阶段,一线城市和重点高中的中学生占尽优势,此时可以称为「资源红利时代」。
作为对大城市资源优势的应对,资源弱势的小城市、县城学校开始寻找自身困境的突破口。几经尝试以后,他们发现,中学生的努力程度是一个可以继续挖掘的成绩增长点。此时,整个社会对教育的重视程度和焦虑程度均处于逐步上升的趋势,但分布结构暂不均衡。经济发达地区的中学生尚未进入焦虑阶段,努力程度稍弱;经济弱势地区的中学生则已经有了相当程度的压力,有动力,也有机会通过更多的努力来弥补外界资源的差距。于是军事化管理、高压教育、题海战术等在学校开始流行,而最早进入极限努力模式的学校和中学生,也确实获得了努力的红利,将勤能补拙的力量发挥得淋漓尽致。此种代表是县城中学模式,如毛坦厂中学。这个时期,可以称为「努力红利时代」。
随后社会进一步发展,各阶层对教育越来越重视,到今天,大部分中学生已经高度重视教育。小城市、普通中学的中学生可以勤奋地一天学习 14 小时,而享有教育资源优势的大城市、重点高中的中学生也会刻苦地一天学习 13 小时以上——两者之间已经没有太大差距了。这时,努力红利弱化。
在此期间,整个中国社会开始了大规模的互联网建设,教育资源在互联网上逐渐增多,于是资源红利也弱化了。
小结一下,在学习这件事情上,我们已经走过了 3 个时代——天赋红利时代、资源红利时代、努力红利时代。天赋不可复制, 资源可以部分复制, 努力则很容易复制, 而容易复制的努力与可部分复制的资源已经被大规模复制,成了大部分中学生的学习基础装备。于是,一群角力的中学生相互张望着, 不知道自己还能靠什么力量取得竞争优势。
他们需要新的红利。
新的红利只能是策略红利。
学习策略, 指的是能够提高学习效率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通过调整思考方式、学习理念、学习习惯、学习行为和学习辅助,我们能够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如果你掌握了别人所不具备的高效学习策略,那么你相较于别人便有了优势。
有人会感到奇怪, 「学习方法」这个概念不是早就有了吗?市面上也有很多关于学习方法的培训课程和书籍, 人人都可以买到,比如「×× 超级学习法」「×× 全脑学习法」等。既然已经很广泛地存在了, 那它还有红利可言吗?策略红利还存在吗?
答案是, 还存在。因为国内市面上目前流行的学习方法, 大多比较初级, 并不构成真正的策略红利。
策略红利是中国教育领域的一个价值洼地。学习策略对学习的重要性不必多言,尽人皆知, 原本早就应该流传开来了,但由于特殊的原因,那些真正有效的策略并不常见。比如,尽管欧美教育系统已经做了大量针对学习策略的研究, 但因为欧美教育模式与中国有巨大差别,所以他们的研究对我们的中学生并不怎么适用。比如,虽然中国本土也有不少学习策略的研究者,但各自有各自的问题——有的脱离一线教学实践, 只注重发论文、评职称;有的则缺乏宏观视野和深层理论根基。于是, 真正对中国中学生有效的学习策略反而少有人掌握与推广。
本书要做的,就是把这个空缺补上,向因学习而感到迷茫的中学生释放新一轮的红利——策略红利。
本书将给出一套较为完整的学习策略体系, 帮助中学生解决学习中遇到的方方面面的问题, 提高总体的学习效率。这套策略体系包括几条重要的学习理念,如学习中心论、学习的哲学等;包括几种重要的思维方式,如结构化思维、流程思维、信息循环等;还有几种重要的综合性方法, 如记忆策略、时间策略、信息源管理、精力管理等。
这些学习策略有些源于我对教育学和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有些源于我对其他学科领域经典理论的迁移应用, 有些则源于我的大量实践操作经验。这套策略体系由我十余年的学习、研究、实践积累而成, 已经在很多中学生身上实践过,帮助他们提高了学习效率和学习成绩。现在, 我将这套策略体系写成本书, 希望能帮助到更多的中学生。如果你对学习有类似下面的疑问, 那本书一样能够帮到你:
? 我和同桌都在认真学习,为什么他学得比我好,难道是智商的差距?
? 为什么我对做过的数学题印象很浅,感觉好像总有做不完的新题?
? 老师讲课时明明都听得懂,为什么自己做题时就不会?
? 错题本有用吗, 我们需要整理错题本吗?
? 怎样复习才最有效?
? 琐碎的知识点总是记不住怎么办?
? 听课效率低该怎么办?
? 每天的时间该怎么安排才合理?
? 如果老师的讲课风格不适合我该怎么办?
? 为什么我总是学习状态很差, 无精打采?
……
有了学习策略的帮助,中学生们不仅能够取得新的竞争优势,还能够从「努力学习而没有效果」的苦海中解脱出来, 驱散焦虑、迷茫、恐惧的情绪。如果你恰好是一名追寻高效学习方法的中学生,或许本书将带你踏上一片新大陆。
祝你阅读愉快。
扫描二维码,关注学习策略师
备案号:YXX1PBnZnont3zd31vHrE9B...